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胡饼、韶阳糊饼。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与某僧有关“如何是超佛越祖”一问,所作之机缘问答...(术语)Mahāsattva,余经所谓摩诃萨也。译言大众生。...(术语)对自力之诸行而言。念佛之行,为于佛方,成往生净土之大功德,而与众生者,故有此名。又对于自力念佛而言。...即夜间不睡觉,结跏趺坐,或念佛,或参禅,或看话头,盘踞终日,不分昼夜。乃了生脱死,速证涅槃之要行。 p983...【杂染居处及无杂染居处】 p1414 瑜伽九十九卷十一页云:杂染居处者:谓于是处、一切羯磨,皆不施设;或但施设一分...梵语 nyanti。意译作深入、趣入、执取、沉滞。又作尼近底。贪之异名,为一种欲求财物、权位、名望、男女、饮食等,...【引发】 p0377 瑜伽十三卷四页云:云何引发?谓能略摄广文句义及能成办诸胜功德。 二解 显扬十九卷十页云:问:云...(名数)法相谓过现未之三世,有三种之别。即道理,神通,唯识之三世是也。...(公案)碧岩第五则曰:雪峰示众曰: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人命终趣生相兹略出之。 一、人死生天相 若人中死生于天上,则见紬软白氎,垂而欲坠。复见园林华池,歌舞嬉笑...(山名)一作普陀。在浙江定海县东海中。亦名普陀山。...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一个人要能够成就,第一件事情,如果你不知道内观你就很麻烦,...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被老鹰所追,正好碰到佛与舍利弗在一起。这只鸽子先躲在舍利...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里边,无一例外都会有一个天王殿,天王殿的背面供的就是韦驮...过去有一个人问佛陀说:我身体一直很不好,我到处求神问卜,但是却毫无帮助,请您指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呢? 佛陀听...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跟释心禅师做完晚修,回房就寝之后,就听隔壁的释心禅师大声喊...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亡者诵经拜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谓之超度。 一般人认为的超度...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仅仅理解为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也...
慧严(宋京师东安寺)[《高僧传》卷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严。姓范。豫州人。年十二为诸生博晓诗书。十六出家。又精炼佛理。迄甫立年学洞群籍。风声四远化洽殊邦。闻什公在关复从受学。访正音义多所异闻。后还京师止东安寺。宋高祖素所知重。高祖后伐长安。要与同行。严曰。檀越此行虽伐罪吊民。贫道事外之人。不敢闻命。帝苦要之。遂行。及文帝在位。情好尤密。每见弘赞问佛法。先是帝未甚崇信。至元嘉十二年京尹萧摹之上启请制起寺及铸像。帝乃与侍中何尚之吏部郎中羊玄保等议之。谓尚之曰。朕少来读经不多。比日弥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辩厝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故也。范泰谢灵运常言。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必求灵性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近见颜迎之推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明佛汪汪尤为名理并足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敦此化。则朕坐致太平。夫复何事。近萧摹之请制。未全经通。即以相示。委卿增损。必有以遏戒浮淫无伤弘奖者。乃当着令耳。尚之对曰。悠悠之徒多不信法。以臣庸蔽独秉愚勤。惧以阙薄贻点大教。今乃更荷褒拂非所敢当。至如前代群英则不负明诏矣。中朝已远难复尽知。度江以来则王导周顗庾亮王蒙谢尚郄超王坦王恭王谧郭文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顗。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并禀志归依厝心崇信。其间比对则兰护开潜渊遁崇邃。皆亚迹黄中。或不测人也。近世道俗敷谈便尔。若当备举夷夏爰逮汉魏。奇才异德胡可胜言。慧远法师尝云。释氏之化无所不可。适道固自教源。济俗亦为要务。窃寻此说有契理奥。何者若使家家持戒则一国息刑。故佛澄适赵二石减暴。灵塔放光符健损虐。故神道助教有自来矣。而萧摹所启亦不谓全非。但伤蠹道俗者。本在无行僧尼。而情貌难分祛取未易。金铜土木虽縻费滋深。必福业所寄复难得顿绝。臣比思为斟酌进退难安。今日亲奉德音实亦深用夷泰。羊玄保进曰此谈盖天人之际。岂臣所宜预。窃恐秦楚论强兵之术。孙吴尽吞并之计。将无取于此耶。帝曰。此非战国之具。良如卿言。尚之曰。夫礼隐逸则战士怠。贵仁德则兵气衰。若以孙吴为志。苟在吞噬。亦无取尧舜之道。岂唯释教而已耶。帝悦曰。释门有卿亦犹孔氏之有季路。所谓恶言不入于耳。帝自是信心乃立。始致意佛经。及见严观诸僧。辄论道义理。时颜延之着离识观及论检。帝命严辩其同异。往复终日。帝笑曰。公等今日无愧支许。严后着无生灭论及老子略注等。东海何承天以博物著名。乃问严。佛国将用何历。严云。天竺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中。于五行土德色尚黄。数尚五。八寸为一尺。十两当此土十二两。建辰之月为岁首。及讨核分至推校薄蚀。顾步光影其法甚详。宿度年纪咸有条例。承天无所厝难。后婆利国人来。果同严说。帝敕任豫受焉。大涅槃经初至宋土。文言致善。而品数疏简。初学难以措怀。严乃共慧观谢灵运等。依泥洹本加之品目。文有过质颇亦治改。始有数本流行。严乃梦见一人形状极伟。厉声谓严曰。涅槃尊经何以轻加斟酌。严觉已惕然。乃更集僧欲收前本。时识者咸云。此盖欲诫厉后人耳。若必不应者何容实时方梦。严以为然。顷之又梦神人告曰。君以弘经之力必当见佛也。严以宋元嘉二十年卒于东安寺。春秋八十有一矣。帝诏曰。严法师器识渊远学道之匠。奄尔迁神痛悼于怀。可给钱五万布五十匹。严弟子法智。幼有神理。年二十四往江陵值雅公讲。便论议数番。雅厝通无地。雅顾眄四众曰。小子斐然成章。智笑曰。乃变风变雅作矣。于是声布楚郢誉洽京吴。善成实及大小品。
上篇:慧睿(宋京师乌衣寺)[《高僧传》卷七] | 下篇:慧观(宋京师道场寺)[《高僧传》卷七] |
为禅门中随侍住持左右,辅佐事务之五大侍者之一,山门三大侍者之一。负责有关接待宾客之职务。敕修百丈清规卷四西序...
云门糊饼
摩诃刹头
他力念佛
不倒单
杂染居处及无杂染居处
尼延底
引发
三种三世
雪峰尽大地
人命终趣生相
补陀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福是种来的,不是求来的
捉贼啊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