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大日经曰:心无畏故,能究竟净菩提心。行者观心月,泰然无所畏惧,谓之心无畏。以心无畏之故,得净究竟圆明...【计度分别】 意为分别计量推度。为三分别之一, 又作推度分别、分别思惟。谓于所缘之境计量推度,系与意识相应的散...一理法华经玄义云一理:一理者,诸法之本体也。理性容摄,其大无外。诸法虽殊,理元是一。理虽是一,而能统贯诸法。...指本门十妙与迹门十妙。不可思议谓之妙,即指实相之理。天台大师智顗在法华玄义中,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之“妙”...行事钞·师资相摄篇:“善见,弟子随师行,不得去师七尺,不应蹋师影。离是应白知。”资持记释云:“善见中,彼有七...(经名)有二部:一摄于中阿含经三十三。苦行尼犍弟子,有优婆离居士,云三业中意业最重,欲难破佛之立义而来,反受...(佛名)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于去此东方千佛刹,出现于阿比罗提...【义施设建立】 p1240 此声明处六相之二。瑜伽十五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义施设建立?当知略有十种。一、根建立,二、...亦名:畜长钵过限戒制开意、畜长钵戒制开意、长钵过限戒制开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一畜长钵过限...(杂语)懡欏为梵语,译曰惭愧。即一场之惭愧也。碧岩集第一则,达磨渡江至魏,有不免一场懡欏之语。此外禅宗语录多...(天名)又云护国四王。四天王居须弥山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云护世。维摩经方便品曰:护世四天王也。诸恶鬼神残食...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问: 尊敬的法师,末学从六、七岁起,一直到现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片段,就是正在说话、做事、独处、群居时,忽然...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满后,与众多比丘欲往他国度化众生。此时须达长者向波斯匿王说...
我们说生命很重要,真正生命重要的意义,是在于我们能懂得学佛修行。我们上课的时候说到,正念精进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肉拨开以后,看到自己身体里面的...
佛友和我聊天,聊完后问我:师父,你看我适合出家吗? 我反问他:你能适应出家吗? 从某种角度而言,出家就跟婚姻一...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
先讲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人堕落到哪里?既然他往生不了西方了,那么诽谤了正法和犯了五逆重罪的人到底去哪里呢?根...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季密宗盛行,金刚上师为慈悲救世故,集诸佛密咒,以梵文(或藏...
僧济(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济。未详何许人。晋太元中来入庐山。从远公受学。大小诸经及世典书数。皆游炼心抱贯其深要。年始过立便出邑开讲历当元匠。远每谓曰。共吾弘佛法者尔其人乎。后停山少时忽感笃疾。于是要诚西国想象弥陀。远遗济一烛曰。汝可以建心安养竞诸漏刻。济执烛凭机停想无乱。又请众僧夜集为转无量寿经。至五更中济以烛授同学。令于僧中行之。于是暂卧。因梦见自秉一烛乘虚而行睹无量寿佛。接置于掌遍至十方。不觉欻然而觉。具为侍疾者说之。且悲且慰。自省四大了无疾苦。至于明夕忽索履起立。目逆虚空如有所见。须臾还卧。颜色更悦。因谓傍人云。吾其去矣。于是转身右胁言气俱尽。春秋四十有五矣。
上篇:慧永(晋庐山)[《高僧传》卷六] | 下篇:法安(晋新阳)[《高僧传》卷六] |
(1274~1339)元代临济宗僧。福州连江人,俗姓刘。字清拙。十六岁于开元寺受具足戒,尝随侍谷源岳、无方普、大歇真...
心无畏故
计度分别
义谛略集
本迹十妙
弟子随师行法
优婆离经
阿閦
义施设建立
畜钵过限戒制开意
懡欏
护世四天王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常出现妄觉该怎么办?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正念精进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

你适合出家吗

困难也许根本没你想得那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