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定名七种之一。即禅定之异名也。梵语曰奢摩他Samatha,又名三摩地Samādhi,静息动心也。又心定止于一处也...梵语 sarvathā-jāna。三智之一。又作佛智。就广义言之,一切种智同于萨婆若(一切智)。然于三智中,相对一切智,...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有三种之坏色,即青坏色、黑坏色、木兰坏色,这...亦名:罗汉驱龙、声闻轻重等持、遮性等持、守护轻戒犹如重禁 戒本疏·正果五篇:“罗汉驱龙,但以持戒之力,莫非轻...(人名)隋大业中幽州智泉寺沙门。刻大藏经于石,封藏于涿州白带山者。...指七七日之终。一般为亡者在四十九日内行追荐祈福之法,而以每七日为一阶段,至第七个七日,即称为七七,亦可称为尽...(一)谓智慧能照破无明之闇,使众生知晓道途之险难,而以灯炬为喻,故称慧炬。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大一二·四九...【知量】 p0818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云何知量?谓于净信诸婆罗门长者居士,极恣衣服饮食敷具病缘医药诸什...【正见因缘】 p0504 瑜伽六十二卷十页云:正见因缘,当知卽是有佛出世,听闻正法,无倒思惟。...(譬喻)正觉为自修行之根而发者,故譬之于花。...又叫做衲僧,是禅僧的别称,因禅僧多穿一衲衣而游方各处。...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问: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方海权答: 鬼并不可怕。造罪才可怕。一造罪,到处是鬼,因你的心是...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兮的镜子,上面污点斑斑,显出来的东西肯定是面目全非。同样,...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
打坐时首先要选择僻静的地方,远离愦闹和纷扰,在家可选一静室,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为光线...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若复有人于如来灭度之后,如来灭后,如来不在世了。行于旷路...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来,开一个无遮大会。就是一点儿没有遮盖,各述己见,直接痛快...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是修布施平等...
别明三毒无畏。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其中的三种就是远离三毒,贪、瞋、痴的三毒,使令我们内心面...
于法开(晋剡白山)[《高僧传》卷四]
【历代名僧辞典】
于法开。不知何许人。事兰公为弟子。深思孤发独见言表。善放光及法华。又祖述耆婆妙通医法。尝乞食投主人家。值妇人在草危急众治不验举家遑扰。开曰。此易治耳。主人正宰羊欲为淫祀。开令先取少肉为羹进竟因气针之。须臾羊膜里儿而出。升平五年孝宗有疾。开视脉知不起不肯复入。康献后令曰。帝小不佳咋呼于公视脉。亘到门不前种种辞惮。宜收付廷尉。俄而帝崩。获免还剡石城。续修元华寺。后移白山灵鹫寺。每与支道林争即色空义。庐江何默申明开难。高平郄超宣述林解。并传于世。开有弟子法威。清悟有枢辩。故孙绰为之赞曰。易曰翰白。诗美苹藻。斑如在场。芬若停潦。于威明发。介然遐讨。有洁其名。无愧怀抱。开尝使威出都经过山阴。支遁正讲小品。开语威言。道林讲比汝至。当至某品中。示语攻难数十番云。此中旧难通。威既至郡。正值遁讲。果如开言。往复多番遁遂屈。因厉声曰。君何足复。受人寄载来耶。故东山喭云。深量开思林谈识记。至哀帝时累被诏征乃出京讲放光经。凡旧学抱疑莫不因之披释。讲竟辞还东山。帝恋德殷勤。嚫钱绢及步舆并冬夏之服。谢安王文度悉皆友善。或问法师高明刚简。何以医术经怀。答曰。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病。调九候以疗风寒之疾。自利利人不亦可乎。年六十卒于山寺。孙绰为之目曰。才辩纵横。以数术弘教。其在开公乎。
上篇:于法兰(晋剡山)[《高僧传》卷四] | 下篇:于道邃(晋炖煌)[《高僧传》卷四] |
言一切法皆依真如之体,因缘之用,而起生灭之相,若追溯其源,则真如不守自性,以一念无明,生起万法,故名真如缘起...
止
一切种智
坏色
戒德遣龙
静琬
尽七日
慧炬
知量
正见因缘
觉蕊
衲子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打坐的基本方法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