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有爱味】 p0541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是有爱味?答:多随爱见自在转义。一切一分是有爱味。...(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十善十恶之果报,兼说饮酒有三十六失。...指十真如中之无染净真如。谓真如之体离一切染净,不随诸缘而有所起动变易,故以寂灭相称之。 p4199...(术语)法华已前佛为方便说故,不说声闻缘觉二乘之作佛,至法华说真实之一乘,始说二乘作佛,与以记别。辅行六曰:...指变化之人。即经由神通力而变化显现之人。如佛、菩萨为济度各类众生,常随机变化为各种人形。法华经法师品(大九·...全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谓诸法原本之体性,乃言语所不能尽,亦非思虑分别所能知。盖诸法之体性本来清净寂灭而常...(传说)未曾有经下曰:祇陀太子白佛,昔受五戒制酒持难,欲舍五戒而持十善。佛言饮时有何过?答国中豪贤时斋共饮,...(杂语)帝释四苑之一。六波罗蜜经,俱舍论,正理论等,作粗恶苑。长阿含经,起世经,瑜伽论等,作粗涩苑。帝释欲战...(植物)生妙衣之树。在忉利天之喜见城。瑜伽论四曰:复有衣树,从此出生种种妙衣。其衣细软,妙色鲜洁,杂彩间饰。...(术语)禅定之库藏。千手陀罗尼经曰:诵持此陀罗尼者,(中略)当知此人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六地断障证真】 十地中现前地的菩萨,加修平等利生之行,智慧现前,即断粗相(于四谛中,执苦集为染,执道灭为净...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不是这一句佛号,还是以摄心为上? 宏海法师答: 当然以摄心为...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余缘,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真是诛鉏尽草莽,四至界畔,了无一毫许污染。灵而明廓而莹,照彻...当今时代,一提到出家,许多人都抱着否定的态度,这是因为大家不了解出家的真正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先是简单介...八交: 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 九不交: 志不同者;谀人者...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 虑宜远,思宜近。 我们在...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遇到善信力劝她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为她请来寺里的师父...
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第一,我们对这个路途可能还没有搞清楚,第二,我们对世间的万缘不能彻...有一个研究力学的教授,他研究这个高空的物体高速穿下来的时候,是什么力量都挡不住的。就像空中一只小鸟的身体都能...
佛驮什(宋建康龙光寺)[《高僧传》卷三]
【历代名僧辞典】
佛驮什。此云觉寿。罽宾人。少受业于弥沙塞部僧。专精律品兼达禅要。以宋景平元年七月届于扬州。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而法显迁化。京邑诸僧闻什既善此学。于是请令出焉。以其年冬十一月集于龙光寺。译为三十四卷。称为五分律。什执梵文。于阗沙门智胜为译。龙光道生东安慧严共执笔参正。宋侍中琅琊王练为檀越。至明年四月方竟。仍于大部抄出戒心及羯磨文等。并行于世。什后不知所终。
上篇:昙无竭(宋黄龙)[《高僧传》卷三] | 下篇:浮陀跋摩(宋河西)[《高僧传》卷三] |
为伽蓝之德称。金刚,比喻功德坚利;净刹,谓清净之土。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三(大四○·一四一中):“入寺践...
有爱味
分别善恶所起经
真如寂灭相
二乘作佛
变化人
诸法寂灭相
祇陀饮酒
粗涩苑
衣树
禅定藏
六地断障证真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圣严法师:揩磨此一片田地
出家的真正意义
曾国藩的交友法则《八交九不交》

【推荐】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