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那婆】 此云杂华。...即赞叹罗汉之德,举行供养之法会。又作罗汉供、罗汉会、罗汉拜。为四座讲之一。供养罗汉之缘起,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三...即唐代之密宗高僧善无畏三藏所传之曼荼罗。为密教胎藏曼荼罗之一。阿阇梨,乃指善无畏三藏。依大日经疏卷六所载,此...(杂名)成列之树林也。阿弥陀经曰:七重行树。同经通赞疏卷中曰:七重行树,七重宝树,国中行列,常开异华,更无凋...【德慧菩萨伏外道处】 p1333 四域记八卷十一页云:山东岗有窣堵波,在昔如来伫观摩揭陀国所履之处也。山西北三十余...(一)能护持而不忘失。戒坛传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一一说其戒相后,必问:“汝能持之否?”受戒者答以:“能持。”[...凡三卷。隋代阇那崛多译。又作四童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系方等般泥洹经前六品之别译。内容叙述佛在俱尸那国力...(人名)梵名时婆Jiva,又曰时缚迦Jivaka,译言活命。有二人:一为大医,能活人命者。一由佛受必活命之记别者。俱舍...(术语)回向二相之一。自净土还来秽土,济度一切众生使向佛道也。净土论注下曰: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百八,即一百零八;爱行,指修惑。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五载,集谛涵摄之一百零八种爱行,由四种因缘所成:(一)由内、外...【国土寻思】 p1035 瑜伽十一卷七页云:谓因国土盛衰离合,发欣戚行;心生筹虑等。 二解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心怀...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
当我们供养僧众的时候,哪怕所准备的财物极其微薄,也应选择一位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当作供养的对境,而不要盲目相信那...佛源老和尚二三事(一) 这段时间,我协助冯先生编修《云门山志续编》,看见佛源老和尚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些古禅...
天人主要是指欲界天,当然也包括色界天,这些天人他在天上的寿命虽然很长,但是总有天福享尽的时候。当这些天人天福...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吉祥神咒它是大藏经当中藏字,藏之字函《消灾吉祥经》,来自于《消灾吉祥经》,还有一部经是《...
1.晨钟偈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2.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
1.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证,所谓不他淫,身体香洁...
曾经有一个去过非洲的人问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很多佛教徒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选择离群索居独自修...
无相中作加行障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无相中作加行障】十地菩萨所断十种障的第八种。这也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使第七地于无相观不能任运生起。前五地的观心尚劣,所以有相观时多,无相观时少。进而到了第六地,有相观时少,无相观时多,更进而至于第七地中,断了生灭细相,才能作纯无相观。虽纯无相观恒时相续犹有加行,由于无相中还有加行之故,所以未能任运对一切庄严等相及净秽等土自在显现,这种加行能障第八地中的无功用道,令不得入。所以若得入第八地时,便能永远断除这加行障,获得任运现相、现土的二种自在。因此说第八地断二种愚及其粗重。二种愚者,一、于无相作功用愚,就是第七地中,于无相观尚有加行功用的那种愚痴。二、于相自在愚,就是能令于身、土相中,不得自在显现的那种愚痴。八地以上,纯无漏道任运现起,所以三界烦恼就永远不再现行了。不过第七识中的微细所知障还可以现行,因为八地的生空智果,与第七识的法执末那,不相违故。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重障’条。
上篇:无垢识 | 下篇:无相唯识 |
(名数)念佛之行者,获得金刚之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之道,必于现生获十种之益。...
那婆
罗汉讲
阿阇梨所传曼荼罗
行树
德慧菩萨伏外道处
能持
四童子三昧经
活命童子
还相
百八爱行
国土寻思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福德浅薄之人供养财产,不会遇到真正的福田
佛源老和尚二三事

天人的小五衰和大五衰

消灾吉祥神咒的功德利益

佛教常用赞偈

佛经中开示不邪淫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