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三种圆德之一。谓如来利他之行功德圆满。即如来具有使众生永脱三恶趣,或出善趣之生死,而安置众生于善趣中或三乘中...【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 民国二十年,当时的唯识学家梅光羲氏,撰有〈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一文,发表于海潮音月刊...现行法的简称。阿赖耶识,有生一切法的功能,谓之种子,由此种子而生色心之法,现苦乐境界,谓之现行。...(菩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北方之尊。密号曰巧辩金刚,大慧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法相宗说,佛的报土有自受用土和他受用土两种。...【欧阳渐】 杨仁山的弟子,是民国初年的唯识学大家。渐字竟无,以字行,江西宜黄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一)...(术语)十二入之一。新译作色处。...防止佛教徒邪恶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戒是。...【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p1358 瑜伽四十七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觉分捒择为所依止,于诸...即菩萨之观法。相对言之,小乘之观法,则称拙度。度,即度越生死之一切行法。 p1897...(名数)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此谓之三净肉。小乘戒中不禁比丘之食。十诵律三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佛说的法,就像一个病人害病了,害病了得吃药,那这就是缘起。因为他有病,这个缘得吃药。佛说法是对着众生有这个病...
想说两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因为当事人犯了很严重的杀业所导致,也再次证实了因果报应,丝毫不...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他们在形体上也十分的虔诚,姿势规范的磕头、顶礼佛像,可惜他们的心不虔诚,也...问: 曾经在路上遇到过一母女,向我讨要饭钱,我当时想她们虽然可怜,但可以自食其力,又因为担心她们是骗钱的,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前面三天是在体育场,现在两天在我们青年弘法团。人潮的踊跃,...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时自负不凡。读《法华经》,知道清凉山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便前往朝山。...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增一阿含经》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忱的枢纽...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点烛、供养的,是非常的多,尤其杭州地方为最盛。 良善风俗,...
众生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众生】梵语萨埵 Sattva ,旧译曰众生,新译为有情。众生有多义,众人共生之义,如众多之法,和合而生,曰共生;历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不名众死而名众生者,以有生者必有死,因赅果故。《大乘义章》曰:‘多生相续,名曰众生。’简单的说,这是生命界的代名词,而以人类为代表。
上篇:习气 | 下篇:众同分 |
(名数)于东方配三佛于西南北四维上下各配一佛,一、东方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
恩圆德
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
现行
辩积菩萨
他受用土
欧阳渐
色入
戒律
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巧度
三种净肉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法不对机听了烦恼,反而生出障碍

【推荐】以杀生为业的因果报应实例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动机决定施舍
慧律法师《禅》

虽面对菩萨,也同隔山一样
做人的四个基本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