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流派)依唯识论有二种:一为波罗门师之计。崇奉四吠陀论,谓其论之声,为诵诸法实义之梵王声,故是常住,他声不契...亦名:出行法 子题:行时先下脚跟后下脚指、不退菩萨相、前食、小食、后食、中斋 行事钞·主客相待篇:“(一、明行...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编辑者不详。系辑录有关云栖寺之文献。云栖寺位于浙江杭州五云山西麓。宋代乾德五年(...(术语)三受之一。又云舍受。于不违不顺之境领纳不苦不乐之心意也。...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之一。信为入理之根本,根者坚固不动之义;此系以信心坚固不动摇比喻草木之根。据释摩诃衍论卷一...因,指一切诸法之原因;即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业,即业力;为引生结果之外在缘力。与“因缘”之义相当,二者皆...别解脱戒,即别解脱律仪。佛教七众弟子,由出离心为发起,经过一定的仪式,誓愿受持佛所制七众戒的某一种,在记忆里...【开示】 p1184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开示者:谓他展转所生疑惑,皆能除遣。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开示者...密教对须弥山的称呼。...(地名)又作尼连禅那Nairajana,河名。佛将成道,先浴此河,后坐菩提树下。玄应音义三曰:尼连禅河应云尼连禅那,...指金刚童子之仪轨,即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之略称。 p4036...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问: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方海权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试听厨门半夜声。戒杀放生,小即能使我们自身健康长寿,大即...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 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 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问: 女众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修行好?出家对家庭有什么好处? 仁清法师答: 这个问题古代高僧大德经常讲,释迦佛也...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块小小的农田来维持生计;虽然家境贫困,但是父慈子孝,日子过...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堂,罕思出离,惟逆境当前,庶几生远离之心。故佛称八苦为八师...问: 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有经的意思都懂啊,这样子诵经有没有用呢?是不是一...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舍三万两俸银请人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彩绘大型极乐世界图、西...
净月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净月】净月梵名 Suddha-Candra,音译戍陀战达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约与安慧同时。《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他︰‘安慧同时,造《胜义七十释》、《集论释》。’净月对于唯识宗的贡献,就是注释无著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和世亲的《唯识三十颂》释论,此外,他还造《胜义七十论释》、《集论释》等。参阅‘十大论师’条。
上篇:假法 | 下篇:净天眼 |
(譬喻)华者喻也。又假之义也。如人为获果实而植树,正得其果实,兼可得华,华即华报也。如此众生植善恶之业因,正...
声论师
比丘出行法
云栖纪事
不苦不乐受
信根
因业
别解脱戒
开示
八叶莲花
尼连禅
俱摩罗轨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面相的好坏与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女众出家好还是在家好
乌龟报恩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