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谓称扬赞叹其功德。据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下载,受持讽诵诸佛名字,显扬赞叹如来功德而广于宣传者,得不退转,速成无上...(书名)二十卷,唐湛然着,法华玄义之释义也。释签者,笺注疑义而释之之意。...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忏,为梵语 ksama(忏摩)之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Dashi 佛教史籍。早期巴利文的斯里兰卡王朝与佛教的编年史。亦名《大王统史》。成书于6世纪左右,大名长老著。...(术语)理为所观之道理,智为能观之智慧,彼此冥合,称为觉悟。即依理生智依智显理也。不思议疏下曰:秘秘中秘释者...【九种不还】 p0092 俱舍论二十四卷五页云:论曰:卽行色界五种不还,总立为三;各分三种,故成九种。何等为三?中...后后开引门者,谓若处显示能为后后开引所依故,此诸法如是次第说,如信等五根先后次第,必先信受乃发精进发精进已然...【中品杂染】 p0361 瑜伽八十卷八页云:云何中品杂染?谓已止息麁品杂染,别别对治,为依止故,于诸境界,贪瞋痴缠...(437~500)南齐僧。黄龙(吉林农安)人。年少出家,初游学北方,以苦行为务,刘宋末年南下游行江都。刘宋明帝泰始...密含中道之理的教法,如天台四教中之通教是。...梵语 catasrah pratipadāh,巴利语 catasso patipadā。通达四谛之理而趣向涅槃之无漏圣道,以“所依之地”与“根...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南华禅寺韦驮菩萨圣像 众所周知,韦驮菩萨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只要我们一心如...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尽管也残留着社会地位上的区分,但在一...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负责寺院伙食)。 一天,司马头陀来到百丈山,告诉百丈禅...我在纽约遇着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跟我天天拜忏的弟子,她是马来西亚的华侨,在邮政局工作。她对面坐的是位美国小姐,...佛法与世法,本来分不开的。人世间事事物物,随拈一法,无不是佛法。我佛所说法门虽有八万四千之多,而归纳起来,不...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第二个,因果同时,借缘显现。 这一段是说业果是怎么生起。 ...
人何以要学佛 列位要知道人们,何以要学佛的理由,须先知道释迦牟尼佛,何以出生的缘故。 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
【原文】 念佛之人,但能依佛所说之净土三经,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固用不着又复展转求人开示也。古人立言,各有所...
相续假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相续假】成实论所说三假之一。一切有为法,悉由因果相续,而至视如假有,而无实体。
上篇:相续执持位 | 下篇:思已业 |
(术语)观欲界四谛之智,名为法智,观上二界四谛之智,名为类智,以是为彼之同类故也。...
称赞
法华玄义释签
忏悔
大史(Mahavamsa)
理智
九种不还
后后开引门
中品杂染
法度
含中教
四通行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韦驮菩萨入梦示警,商人居士巧结善缘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灵祐禅师开山记
梦参老和尚:坚定信念
具备佛化家庭的八个条件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王博谦居士《学佛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