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智清净十相】 p1153 瑜伽七十四卷十八页云:云何智清净十相?一、由惠施智清净。二、由求者智清净。三、由施物智...亦名:不应礼四种人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四分中,有四:一、不应礼一切白衣及女人;二、前受戒人,不应礼后受戒...【业杂染论】 p1219 瑜伽八十九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施设业杂染论?谓有二业。一者、善业,二、不善业。于过去世,已...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依诸经典所举,其名...【心倒】 p0348 瑜伽五十三卷十九页云:此想颠倒,诸在家者、能发心倒。又云:若由如是等了相故,于境贪着;是名心...大明白身,梵名 Gaurī mahāvidya,音译毫利摩诃微地也。为密教安于现图胎藏曼荼罗观音院内第五位之菩萨。密号常净...(名数)一、三藏佛,坐于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于三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三乘之根机说...【用有三种】 p0528 瑜伽十六卷十页云:用有三种。一、宰主用。二、作者用。三、受者用。因此用故;假立宰主、作者...梵语 catvāra āhārāh 或 āhāra-catuska,巴利语 cattāro āhārā。(一)指长养有情生命之段、触、思、识等四...(术语)Sakṛdagāmin,又作息忌伽弥,息忌陀伽迷。译曰一来。小乘四果之第二。智度论三十二曰:息忌名一,伽弥名...梵语 ?akti,巴利语 satti。又作铄讫底、烁讫底、铄底。意译作槊。即指枪戟。密教以之安置于曼荼罗中,或作为不动明...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日期:二○○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点:法鼓山台北安和分院 提问人:《联合报》记者王瑞伶、梁玉芳 与谈人:圣严法师...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与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从年轻时就勤奋做工,多年来辛苦劳碌,好不容易把儿子养育成人,...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 那...刚才有个道友问我:如何能够保持着我们这个菩提心不退?如何保持大悲心不退?那靠你的意念,意念强的真正坚持不退。...善护念这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后来禅宗兴盛以后,有一位在家居士,学问很好,要注解思益经,...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证果,这是...问: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请讲解一下。 方海权答: 越是穷贫的人,往往大多是生活能力较差,身体也不...
明代后叶唯识诸师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明代后叶唯识诸师】明季后叶,约明武宗正德年间至崇祯年间(一五○六─一六四四),百余年间,研究唯识的缁素辈出,一时蔚为风气。在这段时间内,注释唯识学的书籍问世了三十余种,注释的学者也有近二十人。而最早首开这种风气的,是一位鲁庵普泰法师。普泰法师行世的著作,一部是《八识规矩颂补注》,另一部是《百法明门论解》。普泰法师生平资料不详,万历年间释通润撰《成唯识论集解》,同一时代的王肯堂为之作序,序文中说;‘余闻紫柏大师言,相宗绝传久矣,鲁庵普泰法师,行脚避雨止一人家檐下,闻其内说法声,听之则相宗也,亟入见,乃一翁为一妪说。师遂拜请教,因留月余,尽传其学而去。疑翁妪非凡人,盖圣人应化而现者。’以上一段话,说的有点玄虚。其实普泰在《八识规矩颂补注》的自序中曾说到,他曾目睹过古人有关唯识的注疏,唯‘为注之人,不书其名,往往皆钞录之本。’由此可见他早就留心于唯识,并不全是闻之老翁的。普泰以后,注释唯识的学者,出家缁众有真界、正诲、明昱、真可、通润、德清、广益、大惠、大真、智旭、镇澄、蕴璞等;在家居士有王肯堂、王庵等。所注释的唯识论典,为《成唯识论》、《唯识三十论》、《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观所缘缘论》、《因明入正理论》等。明季后叶兴起的研究唯识的风气,到满清入关而中断。参阅‘近代唯识学的复兴’条。
上篇:明了意识 | 下篇:明昱 |
(名数)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一、烦恼障,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二、业障,五逆十恶之业。三、报障,地狱饿鬼畜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