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又名语业,即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语。...【佛身无漏与佛身有漏】 p0657 大毗婆沙论七十六卷四页云:谓或有执佛身无漏。如大众部。问:彼何故作此执?答...亦名:问上座白 子题:一切去长老、阎浮提最上座、上座答白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问上座白者。此一切去,阎浮高座...(地名)在中印度沙枳多国,佛说法之旧地也。...(杂语)难问异义之气势也。法华文句记十曰:广立难势,不越先规。续高僧传(僧粲传)曰:又续前难,势更延累。...出自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三所载十事功德之论。释尊为制止比丘作无意义之俗论,而令思惟正法之论,去离恶趣,故说十功德...凡二十卷。善无畏(637~735)讲解,一行(683~727)笔录。又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巴利语 sapadānacārin。为十二头陀行之一。即不择贫富,依序托钵而乞食。修行者藉此行,可培养平等心,以消除烦恼...(职位)授戒时三师七证中有教授师,为指示授戒者以坐作进退之威仪者,此教授师,又云威仪师。行事钞上三曰:单白差...指菩萨自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之功德,以至达于佛果,其间所历经之各阶位;通常以“位”或“心”称之,如十信位(又...(杂名)法华最胜等论议之场处也。...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佛门女众之楷模(一):龙女成佛 菩萨敬仰 灵鹫山上 龙女现身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是大乘特别法门,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果律。西方极乐世界...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敛,就是说一件极小的公益都不肯去做。家中虽藏有80000余两黄...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太子,内心充满了慈悲,乐善好施,他把王宫...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侣最显著的标志 剃除须发的出家仪式,自佛世至今二千多年来都没有改变,但是在僧服却依...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雪冬天,路上满目霜雪,唯独一块地上不着雪迹感到很奇怪,问道...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郎,堆着一个粪球,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着,路上有许许多多...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
所生支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所生支】在十二有支中,所生支是由爱等五支引生的生、老死二支。从中有到初生以后,至本有中随其寿命长短的未衰变位,皆是生支。诸衰变位随其一期寿命、色心俱衰总名为老。身坏命终,入灭相位,即名为死。《成唯识论》卷十曰:‘四所生支,谓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诸衰变位,说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
上篇:所引支 | 下篇:所知依 |
(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随诸缘生种种之对境也。...
口业
佛身无漏与佛身有漏
问一切去上座白
安膳林
难势
十功德论
大日经疏
次第乞食
威仪师
菩萨阶位
论场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佛门女众之楷模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舍弃悭吝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中国僧服知多少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却仍未了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