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据北本大涅槃经卷二十一载,涅槃,大灭度之义。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若修习此大乘涅槃之法,则可获...【法尔】 又作法然、自然、天然、自尔、法尔自然。此是指万象(诸法)于其天然自然而非经由任何造作的状态,即指某...华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三种意义。自能藏万法种子方面来说,叫做能藏;自受前七识杂染法所熏所依方面来说...(物名)梵语舍罗Śalākā,算人数之器,以竹木作之。于投票等用之。行事钞说戒正仪篇曰:十诵云:行筹者为檀越问...又名六方诚证、六方证明。即阿弥陀经举六方如来同声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经云: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无惭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中随烦恼心所之一。无惭是惭之反,即没有羞恶之心,不顾本身人格尊严,拒绝贤人的教...(术语)对于无相之语,有造作之相者,有虚假之相者。大日经疏一曰: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又名世俗智,即带有烦恼的智慧。...【惭】 p1279 显扬一卷五页云:惭者:谓依自增上、及法增上,羞耻过恶为体。断无惭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惭为业。如...又作四阶成佛。指小乘菩萨得道成佛之四阶段。(一)三祇,谓于三大阿僧祇劫修万行。(二)百劫,谓于百劫修相好之业。(...(佛名)Viśvabhū,又作毗舍符,毗湿婆部,鞞恕婆附,毗摄罗,毗恕沙付,毗舍婆,鞞舍,随叶,浮舍。第三十一劫中...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
大家经常念的《觉林菩萨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要想了知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三...
上午与某居士喝茶时闲聊,他告诉我,师父,前两天我在街上遇到一位以前常来咱们寺院的老居士,寒暄时我问她为什么最...
看到有居士很高兴的说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药师佛像上面了,我听了不是滋味,现在有一些寺庙的法师建一座宏伟的万佛殿,...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
很多念佛人对于净土理念是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他知道,但是做不到,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他一念...问: 舍利子是什么? 玄若法师答: 舍利是修行者舍报之后,遗体火化,而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最早出现的...
三善十一者: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言有有具者,上一有字即三有之果,有具即三有之...问: 弟子常常念阿弥陀佛名号,祈求解决疾病、考试不顺等问题,但好像都没什么作用。有人说是因为我祈祷和称念时没...
法处所摄色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法处所摄色】又名法处色,为唯识宗所立十一色法的第十一种,指意识所缘虑的法处所摄的色法。色法又可分为十一类,即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色,声、香、味、触等五境,及法处所摄色。法处之处,为生长、养育的意思,指能长养吾人之心与心所,且为心与心所依靠、缘虑者。处有十二种,即眼、耳、鼻、舌、身、等六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法处所摄色不是五根所对、五识所缘的境界,而是意根所对,意识所缘的境界。据《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所载,法处所摄色有五种,为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定所引色,遍计所起色。
上篇:法舫 | 下篇:法执 |
(名数)智度论二十一谓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之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作恶魔种种之恶事,恼乱...
修大涅槃得五事
法尔
阿赖耶
筹
六方护念
无惭心所
有相
有漏智
惭
四阶成道
毗舍浮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为何说地藏菩萨早已成佛

寺院不是星级酒店,而你更不是金钻VIP

【推荐】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佛像上面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二六时中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
舍利子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