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杂语)炽盛光佛顶法也。又炽盛光如来也。...【加行道】 p0525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加行道者:谓为断惑,勤修加行。 二解 集论六卷一页云:何等加行道?谓有...(术语)谓四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即一真法界之一相一味也。文殊般若经曰: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明王)明王者总为暴恶之忿怒相,故谓之夜叉。夜叉者暴恶之义。...(人名)高僧传曰:衡岳寺僧明瓒禅师,性懒而食残,号懒残。李泌异之,往见。正拨火煨芋啖之,取其半授泌曰:勿多言...【他受用土】 唯识宗所立的四种佛土之一,又称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实报土,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梵语 nirvid。心所之名。为“欣”之对称。即嫌恶生存现象诸苦之无量过患而欲出离之善的精神作用。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位于韩国全罗北道完州郡所场面终南山。乃新罗真平王时代(579~631)所开创之古刹。为与顺天松广寺相区别,故俗...(一)禅宗之教法。即阐扬禅之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教说。[续高僧传卷十六] (二)禅与教之并称。即禅宗与教...(杂语)善导之观经疏科本经之王宫会为四分,第三曰得益分,即明十六观之正宗分已,而明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见佛得...(术语)视法有生灭去来者,小之妄见也。依中道之正见,则生灭去来原为如来藏,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也,三论宗所明八不...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导语: 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直到隋唐形成三大主流,就是儒佛道三家。儒道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导致乱象丛生,上下、同侪、群我等伦理人际关系失序。生存在这...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折足...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问: 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净慧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由于没有弄清楚数息和念佛...问: 佛弟子应该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真正受用? 慧律法师答: 参访最主要的,是要启发内在自我的觉性,这样参访...我在对日抗战时期,曾一度返回苏州,当时印祖在灵岩山。寺里的僧人散尽,只有一做饭的人随侍印祖。除夕夜,印祖给了...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二、参禅非学问,学问增视听,影响不堪传,悟来犹是剩。 三...
独影唯从见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独影唯从见】独影境的相分,是第六识见分虚妄分别变生出来的,它自己本身没有种子(不是实种子所生),只能从属于第六识的见分,故曰‘独影唯从见’。《宗镜录》六十八曰:‘独影境者,谓相分与见分同种生,名独影唯从见,即如第六识缘空过来,及变影缘无为并缘地界法,或缘假定果极回极略等,皆是假影像,此但从见分变生自无其种,名为从见。’独影境者,是独有影相而无本质的意思,如第六识的独头意识,幻想出龟毛兔角,而由见分缘之。
上篇:独散意识 | 下篇:独影境 |
(人名)佛灭后再造祇园精舍之王名。法苑珠林三十九曰:于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于百年,被贼烧...
炽盛光
加行道
法界一相
军荼利夜叉
懒残
他受用土
厌
松广寺
禅教
得益分
生灭去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佛教主张积极超越自我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应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受用
印祖巧度盗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