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视法有生灭去来者,小之妄见也。依中道之正见,则生灭去来原为如来藏,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也,三论宗所明八不中之前四也。楞严经二曰:“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染自取】 p0877 瑜伽十九卷六页云:复有补特伽罗、于长夜染,取为己有。于可爱法,执藏不舍。是故说彼为染自...(术语)谓华严天台所判中,圆教之三学也,戒定慧互为融即,具三即一、一即三之理致,异于余教之三学也。...僧人封闭于龛内讽经、坐禅或念佛以克期修证者,称为坐关。据青溪暇笔记载,曾有来自西域之僧人,行坐关之法,于龛中...(杂语)无交涉,如问越言楚,两事相背而不相应也。禅录多言:但喜没交涉。...(真言)无量寿仪轨曰:即结观自在菩萨印,加持四处所谓心额喉顶,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头指相拄,如莲华叶,二大指...指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中之自在所生色。乃“业果色”之对称。即以前世之异熟因为因,所招感之果报色。亦即凡圣...(物名)名为命过幡。以命过之时所建故也。随愿往生经(灌顶经亦名普广经)曰:普广菩萨,语四辈言:若人临命未终日...(菩萨)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五位。密号曰妙响金刚。主说法之德。或有无边音声,无边声,妙音,遍昭(遍声之意)...(杂语)传灯录襄州庞居士蕴参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则与汝道。居士言下顿悟...亦名:不试外道 济缘记释云:“废试中,初引母论独开不试。检文未获。如下,次引长含通开不试。由有稽留,反生本见...(术语)一种之境界也。碧岩四十六则评唱曰:古人垂示一机一境,要接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问: 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这是正常情况,不是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 意根是指...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法知道的差不多,这个理路你弄不明白,虽然是念佛了,也是去向...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用此人统领一聚落。聚落中住着许多婆罗门,有几位婆罗门亲近这...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 灭罪消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二...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之形...
善良的人心胸坦荡,没有私心杂念,不会欺天瞒地,也不会耍阴谋诡计,面对被人欺负时经常一笑了之,不会挂记在心,身...
生灭去来
【佛学大辞典】
上篇:生灭灭已 | 下篇:生饭 |
(杂语)传灯八(汾阳无业章)曰:凡学者致问,师多答之曰:莫妄想。...
染自取
圆融三学
坐关
没交涉
千手观音小咒印言
定果色
荐亡幡
无量声佛顶
吸尽西江水
外道出家四月试之用舍
一境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智者归命得正道
佛像开光仪轨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