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杂语)主要之方术也。资持记中一之三曰:唯戒一门,严为要术。...全一卷。隋代智顗述。略称坐禅法要、童蒙止观、小止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初学者叙止观坐禅之要门,相传乃...【逆流】 p0927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言逆流者:谓已登圣道故。 二解 发智论十八卷十六页云:逆流是何义...【三能变】 唯识宗主张,‘识’能转变生起一切万法,或变现为心内主观(见分)与客观(相分)认识作用之主体,故称...(仪式)禅林之葬式,有佛事毕后,大众一同举哀哀哀声三度之式。谓之举哀佛事。见象器笺十四。...【触处有十一种】 p1451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十二页云:触处有十一种。谓四大种滑性、涩性、轻性、重性、冷性、饥性、...【空界】 p0786 瑜伽三卷三页云:又暗色、明色、说名空界,及孔隙。又诸暗色恒相续者,谓世界中间。不恒相续者...(人名)Sthiramati,译曰安慧,成唯识十大论师之一。见唯识述记一本。...【五位百法】 这是诸法的分类之一。俱舍宗立五位七十五法,而唯识宗则将一切法分为五位百法,即:一、心王法:又称...智慧犹如明镜,可明照万物,故以镜比喻智慧之照用,称为慧镜。中阿含经卷五十四(大一·七六六上):“云何比丘圣智...(术语)四种天之一。世间之国王,虽居人世,而受享天福,故名之为世间天。涅槃经二十二曰:世间天者,如诸国王。...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问: 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请问法师,针...
忍辱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之一,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修持法门。同时,忍辱作为一种品德修养,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感应道交的特点在善导大师的著作里面及实践中比比皆是,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的《观经四帖疏》,他造这部《四帖疏》的心...
莲池大师在他的《竹窗随笔》里面写了一个他同时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闲。说杭州有一个中年人,他脸上长了一点麻子,姓...人生有二十最是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的要避免。 修养之最一: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
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看不清楚自己所要努力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常常凭直觉去感受会...问: 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堕胎杀生,开了十年大酒店,杀生无数,罪业太深重了。学佛后也忏悔了,但是心里总有罪...做事先做人,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
名寻思观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名寻思观】为唯识宗修行,第二加行位所修的四种观法之一。名者一切事物的名称,在事物名称上去推求观察,则知所谓名者,不过是假名施设,即‘谓于相上有所增语’,然名者实之宾,僧肇法师曰:‘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我人执名求实,徒生种种烦恼。由此推求名是假立,虚妄不实,此谓名寻思观。
上篇:名言种子 | 下篇:共中不共业 |
【可欣可乐可爱可意】 p0525 瑜伽八十四卷十二页云:复次可欣可乐可爱可意者:当知此四句,略显可爱事。此可爱事,...
要术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逆流
三能变
举哀
触处有十一种
空界
悉耻罗末底
五位百法
慧镜
世间天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安法师: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

世俗忍辱观与佛教忍辱观

《观经四帖疏》的不思议缘起

【推荐】今日方闲,成办大事
修养二十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