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名数)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证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于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法无别真如】 p0764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七、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梵语 āhāre pratikūla-sajjā,巴利语 āhāre patikūla-saā。又作食不净想、不耐食想、厌食想。十想之一,四...【下心与举心】 p0236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五页云:下心者:谓染污心。懈怠相应故。举心者:谓善心。精进相应故...梵语 kro?a,巴利语 kosa。为印度古代之尺度名。又作俱卢舍、拘搂赊。意译声、鸣唤。即大牛之鸣唤或鼓声之音响所可...又称金刚定印、缚定印。为密教金刚部之法界定印,乃天鼓雷音如来之住定印。即二手之掌心向上,手指相叉。定印系表示...不圆满者。谓诸有学或预流果摄,或一来果摄,或不还果摄等所有灭。...(术语)Sattva,同萨埵。谓坚忍不拔之丈夫也。大日经疏一曰:菩提萨埵,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于六祖之后。...【减相】 p1187 瑜伽十一卷二十三页云:云何减相?谓轻安定退减陜小所思惟相。...修行安乐者宜远离之十种恼乱。即:(一)豪势,指国王、王子等。(二)邪人法,即外道之法。(三)凶戏,即凶恶之游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摩诃衍的止观啊!一般我们从当下下手来看,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有一天,佛陀在只园精舍说法,大梵天主从天而降,来到佛陀座前,向佛陀请法。 梵天问:什么是最锐利的剑?什么是最...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该修三种净业。在这三种净业里就有一...
问: 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 答: 唯识法相系说明染净因果缘起事,此因果缘起不离于心。佛法重点是指出...
药师法门,又叫延寿法门。当有人死相现前,神识出窍之时,其亲人若能为其皈依药师琉璃光如来,请诸众僧转读《药师经...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不时能看到写有南无阿弥陀佛字样的牌子,附近也没有寺院。 这...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僧人的本分:依法修持,宏传佛法,让三宝住世,利益众生。...
自相共相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自相共相】独自个别的体相,与其他诸法不共通者,称为自相;与自相相对,不囿限于自相,诸法共通之相,称为共相。自相是自体个别的体相,即不与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之特质者。《成唯识论述记》卷二称:‘诸法之自体,唯证智可知而不可言喻者,是为自相;而诸法之体性,为假智所缘,且可藉言语可解者,是为共相。’意思是自相系现量所得,必须依证智证知,非由分别之假智能得知。
上篇:自性寻思观 | 下篇:自然外道 |
【掉举与心乱差别】 p1016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掉举?答:诸心不寂静、不止息、躁动、掉举、心躁动性...
四十品无明根本
法无别真如
食厌想
下心与举心
拘卢舍
外缚定印
不圆满
索哆
禅门五宗
减相
十恼乱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梵天问道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唯识有何重要意义

突发脑溢血,念药师佛化险为夷
佛说不敬论说师长长短的果报

路边的「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