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诸法真实之义有四种:(一)世流布真实义,谓众生见地即言是地,见火即言是火,终不言水为火,凡此世间之法,虽为假名...即举行讲说法式(法会、仪式)时之导师。亦即读诵式文者。又法会时之导师亦称式师。[莹山清规卷上月中行事条] p2...(物名)外道祭祀所用之骨锁也。又作赏迦罗Śaṅkara。译曰锁。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罗,此云骨锁。外道有言,成劫之...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十诵,说法人者,应一心说,生慈愍心、利益心,庄严语言,次第相续,辩才无尽,随顺诸法实相...亦名:足数众相篇 子题:足数 行事钞·足数众相篇:“足数众相篇第三。别众法附。(一,足数本文)(一、叙两途以明...(故事)扪虱新语曰:世尊在日,有比丘钝根,无多闻性。佛令诵苕帚二字,旦夕诵之,言苕则已忘帚,言帚则又忘苕。每...(术语)Samyaksaṁbodhi,旧译曰正遍知,正遍知道,正真道等。新译曰正等觉,正等正觉。是以佛所得之法名之也。...子题:心相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戒量、测思、得戒之因、明慧、法体、发体正要、得法元由、决所受成否、无戒满洲 行...亦名:无主房戒制意 子题:比丘自造房开意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僧残)第六,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戒。就制意中。(...对,即敌对;治,即攻治。即以无漏智对治烦恼,依其位次之前后而有四种之别。据俱舍论卷二十一、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指于边地由五人传授之作法得戒。为十种得戒缘之一。又作五人得。以边国僧众数少,受戒者不能从正式仪规行三师七证等...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当然,如不依对治力,业不会有丝毫的减弱,定要毫厘不爽地感果...
1996年3月,一则极为感人的有关动物的新闻在全美播放:纽约市区一栋荒废的建筑物突然失火。当救火队员赶到现场时,...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学习《复盛机师书》这篇文章时,印祖从空间上来讲事事无碍的境界,故善财入弥勒楼阁,入普贤...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六祖慧能大师《坛经》的主要宗旨。《六祖坛经》是目前唯一非佛说而称为经的汉文经...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
问: 现代人的婚姻很脆弱,离婚率很高,对小孩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一切?可否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期卧病,不仅身体枯瘦、形容憔悴,甚至因无人看顾而污秽不堪,...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但大家在自己面对抉择的...
有漏无漏种子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有漏无漏种子】依种子的性质说,分为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一者有漏种子,这是能产生种种现象的种子,亦即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种子。此中又有名言种子、我执种子、有支种子之分。二是无漏种子,这是能生菩提之因的种子,亦即入见道位乃至阿罗汉、佛果位的出世种子。此中又有生空种子、法空种子、二空种子之分。《成唯识论》二曰:‘诸种子者,谓异熟识所持一切有漏法种,此识性摄,故是所缘。无漏种子虽然依附此识,而非此识性摄,故非所缘。’这是说,一切有漏种子为第八阿赖耶识之识体所摄持,且为第八识见分所缘,故称‘故是所缘’;而无漏种子虽然也依附于阿赖耶识,但并非阿赖耶识之识性所摄,故不是此识所缘。
上篇:有漏无漏 | 下篇:有漏种子 |
乃小乘有部所立之染污无知与不染污无知。(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天台家所谓之见思二惑。以无明为体,无明执著...
真实义
式师
商羯罗
说法存心离过
行事钞足数众相篇第三
诵苕帚
三藐三菩提
戒体
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戒制意
四种对治
边五得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业的四种对治力

站着被烧焦的鸟

时空为何是我们的错觉

禅宗里的无念是怎样一种境界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