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人道苦乐相间,在因之时,能行五戒,作中品十善者,感此道生。有四洲、四轮及与十仙之分。盖就处言,则有四洲;就时...(行事)天台宗之常作法,朝忏法夕例时之勤行也。...【前际空】 p0887 瑜伽九十二卷二十页云:又无诸行于过去世有实行聚,自性安立,已生已灭,诸行往彼,积集而住...(术语)分别事理决断疑念之作用也。又通达事理之作用也。又智与慧虽为通名,然二者实相对。达于有为之事相为智,达...(术语)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漏是烦恼的别名,归纳三界一切之烦恼有三种,即 一、欲漏,指欲界之一切烦恼; 二、有漏,有是苦果的别名,...(术语)应者应现。应众生之机类而现身也。化者变化。应真佛缘而变化种种也。西域记七曰:天帝释欲验修菩萨行者,降...据法华文句卷三上载,七善指圆顿大乘所具足之七善。即:(一)时节善,谓法华经具足序、正宗、流通三分,即初善、中善...凡二卷,收录日本时宗开祖一遍上人之法语。上卷包括和赞、偈文、制诫、道具秘释、消息、和歌等,下卷则集录门人闻于...(一)指十二缘起之一。(参阅“十二因缘”337、“生”2056) (二)梵语 livga 或 avga-jata。音译作鸯伽社哆。意谓男...子题:对僧自恣云见罪忏悔、对首心念自恣云清净、对首心念自恣二法俱须体净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问:‘ 对僧自恣...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典上讲: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就这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八个字...
问: 日本有年轻人透过自杀网站相约自杀,而台湾也有自杀网站,既然人生是苦海,为什么人不能自杀? 圣严法师答: ...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请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净界法师答: 过人法,它...法师与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师留日期间,一天相约到日本料理店午餐。坐下以后,发现邻桌一对年轻夫妇正在专注地...问: 请问师父,弟子下班很晚,没有时间做晚课,把早晚课诵的内容合在一起,全部放在早晨这个时间可以吗? 宽见法师...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前常住物;四、十方现前常住物。 一、常住常住物 是什么呢?比...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成就圣道,有许多修行之士聚集而来。有的行者住在山上洞窟内潜修,随四时节气变化而思惟观察。当...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直心为道场。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人,为了夸耀自身的能力。...
分别依缘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分别依缘】生识九缘之一。分别即第六识,此识能分别善恶、有漏无漏、色心诸法;以眼等五根虽能取境,然皆依第六识而始有分别。是知五根境之好恶,由分别而生;第七识之染净,由分别而知;第八识之相分,由分别而显,故分别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参阅‘九缘生识’条。
上篇:分别我执 | 下篇:分别起 |
伊罗,梵语 elā。属襄荷科。产于南印度,外观略似苇,有根茎,叶细长如剑,叶脉与主脉平行,花呈冠状,白色带紫,...
人道
晨朝日没观行
前际空
慧
大比丘
三漏
应化
大乘七善
一遍上人语录
生支
自恣三法词句不同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早晚课的内容合在一起念可以吗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