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物名)穿耳朵垂金银之轮者。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彼国王等,或以金银作此耳轮。旧经言耳渠者,应是也。...亦名:四种佛物 子题:佛受用物、属佛物、供养佛物、献佛物、佛前献饭侍佛比丘食之、常住僧食供佛后还入常住 戒本疏...【鬼趣游观】 p0909 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页云:复次诸圣弟子,非一众多种种游观,其事可得。所谓河滨游观,山谷游...【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故思又称故作业,即故意所作之业,曰故思业;不思而作者,曰非故思业。《瑜伽师地论》卷九...(一)梵语 vyavasarga-rata。又称净舍、净施。谓欢喜施舍财宝。主要指为供养三宝而施给金钱、物品等。[大乘本生心地...子题:欲缘、欲法、欲法四略唯病广通健病 含注戒本·戒经序:“时说戒日,有病比丘,若看病者,及三宝事,不来听戒...欲界有学补特伽罗者,谓于欲界若生若长,已得圣法犹有余结。...【唱萨】 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云善哉。...(本生)有鹿菩萨,角白如雪,其毛九色,能救人命。昔有一人漂溺水中,鹿入河救之,王问此鹿,知者重赏,其人示处,...(名数)公案之数目。...(人名)贫人之名。供养一燋木于佛,受当来成辟支佛之记别。见百缘经三。【又】婆提比丘之名。【又】(地名)又作伐...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声,今年变成二千声,明年、后年一千声,这是不吉祥啊,越念越少呗,你越念越没有气势...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不快呢?这个就是无常嘛。一天就过去了,那你生死了了没有呢?...人的探险精神如果用在饮食上,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健康。以下这几种健康食物,你肯定见过,也肯定吃得不多至少不会像吃...
持志久远。 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途可能就会懈怠一曝十寒。修行一定要发长远心,所以觉明妙行...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律,则无纪无纲,万事不偿;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或认为...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个月影,一个月影就是一切月影,天上和地下的江河湖泊的月影没有两样,那通过这个来...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里可能还是会有情绪,不过这个情绪不会浮动。一个有修行的老僧...
心不相应行法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心不相应行法】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又作心、色不相应行。指不属于色、心二法,与心不相应的有为法的聚集,计有二十四种,为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等。此二十四法,何以名不相应行?原来‘相应’者,契合之义,如函盖之相合;亦有和谐顺从,互相呼应而不相违之义。此二十四法,以下述三义,表明其不相应:一者,此二十四法,无缘虑作用,故不与心、心所相应。二者,此二十四法,无质碍作用,故不与色法相应。三者,此二十四法,是生灭变异之法,也不与无为法相应。再者,此二十四法,不似色、心、心所实有体相——种子所生的实法,而是依心王、心所、色法三法分位假立之法。《成唯识论》曰:‘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其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
上篇:心心数 | 下篇:心王 |
谓理性和事相融通无碍。性如水,相如波,水是水,波也是水,所以说性相一如。...
耳轮
佛物四种
鬼趣游观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喜舍
欲法广略
欲界有学补特伽罗
唱萨
鹿菩萨
千七百则
跋提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推荐】念佛越念越没滋味,那就糟糕了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很少吃的几种好食物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一体万用,一念万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