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因所招感的果报,如人间、天上乃至地狱等是。...(书名)一卷,宋施护译。说诸法无实生实灭,且说十二因缘生十二因缘识。是可摄于大乘部者。...加持疟病患者,令其痊愈之法。又称疟病法。于叶衣观自在菩萨经、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治病合药经、毗沙门仪轨、阿吒薄...(杂名)唐善导大师观无量寿经之疏,有四卷,故谓为光明四帖之疏。又曰证定疏。谓证得定之人之疏也。以善导发得三昧...又作开光明、开光、开眼、开明。开佛眼目时所行之仪式。即新佛像、佛画完成,而欲置于佛堂时,所举行替佛像开眼之仪...梵语 paca ?īlāni。指五种制戒。(一)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杀生,(二)偷盗(不与取),(三)邪淫(...指四种不可轻忽、轻视之力量。杂阿含经卷四十六载,佛陀曾对波斯匿王宣说四不可轻之理,即:(一)太子年岁虽小,然有...指轻衣。一铢为四分一厘六毛,六铢即其六倍,形容其重量极轻。据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载,忉利天衣重六铢,炎摩天...全一篇。南齐顾欢撰。内容系辩论佛道二教之异同。全篇共计八百余字。作者初引玄妙内篇之老子托胎于天竺维卫国夫人净...指一山一寺之住持,或主人之座位。通常以右边为主位,左边为宾位。若方丈室向南,则东边为主位,西边为宾位;僧堂向...(书名)十二卷,优波底沙罗汉造,萧梁僧伽婆罗译。有十二品。说出离解脱之要道者。作者为巴利佛教传灯祖之一人。此...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谈到警醒,在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鱼,摆在佛案的左侧,它巨大厚重,一人不能举动,诵经时木鱼声穿...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能使父母心身安乐远离烦恼。才对得起如来的住世夕圣贤的教训,...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一生积了不少钱,平时不肯施出。她说将在临终的时候,写一份书...
比丘有三个意思。 一个是乞士,乞食来滋养这个色身,乞法来长养他的慧命;一个是叫破恶,就是破我们贪嗔痴的烦恼之...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道安法师答: 这里面有一个窍门,大家要知道,你念佛的时...有一个灵性附在一个破灶上,以灶为身,使灶显灵。于 是有很多人祭祀它、供它、求它解决疑难。这个灵性贪图人的供 养...一天小厮忽报说玄奘法师登门化缘,尉迟宗将军忙迎进玄奘法师,顶礼拜过。玄奘法师说自己贸然造访,是有事相求,还望...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缓过来,经常一个人对着父亲的照片、用过的东西伤心。 小雅很...
五识料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五识料简】作为眼、耳、鼻、舌、身的前五识,是五种感觉器官,它依于色根,缘于色境,分析其特性如下:一、前五识所依之根,有浮尘根与净色根之别。浮尘根(又名扶尘根,亦名扶根尘)是外根,为我人视力可见的眼睛、耳朵、鼻舌头、身体。这是四大合成的物质,其作用是扶助内根,为内根依托处。净色根又名胜义根,此为发识取境处。二、前五识缘境,唯缘性境,不缘假法。三、前五识缘境,俱是现量,不起计度分别。四、前五识俱有间断,视缘具缘不具而定。五、前五识俱通三性,三性者,指善、不善、无记而言。
上篇:五识所依 | 下篇:五识得名 |
【四正行】 p0417 如依根差别道中说。 二解 杂集论十卷八页云:四正行者,谓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
有漏果
胜义空经
疟加持
四帖疏
开眼供养
五戒
四不可轻
六铢衣
夷夏论
主位
解脱道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木鱼之眼昼夜常醒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