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杂语)经律异相四十六曰:出钞毗昙婆娑经云:尝闻有一女人为饿鬼所持,即以咒术而问鬼言:何以恼他女人?鬼答言:...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拨无因果的道理而说彼此皆空。止观说: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恶取空。...指心。众生之心犹如明镜,能映照万象,故称为心镜。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下):“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麤重相】 p1472 瑜伽六十四卷十六页云:云何麁重相?谓若略说、无所堪能,不调柔相;是麁重相。此无堪能不调柔相...(术语)有行于愿相应,乃至如所愿得果,谓之实愿。胜鬘经曰:以此实愿安慰无量无边众生。同宝窟上末曰:此愿有行来...(术语)一曰非安立真如。谛者,真如之理诚实也。...【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 p0962 瑜伽二十卷十七页云:当知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一、于边地生,未能止息。二、于...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食,六群含饭语,居士讥以猪狗骆驼乌鸟为譬。比丘举过,佛因诃制。”(含注...(术语)举起公案也。但此为举起公案而记载时所用之词,在座上正唱其公案时,但言:记得。碧岩种电钞一曰:举者记者...【因集生缘】 p0593 俱舍论二十六卷十页云:集圣谛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如种理故因;等现理故集;...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举了三十三种不清净、不纯净的布施:...《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只说了两个字色难。就是说给父母...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初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刹那刹那念...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需要必备的前提。如机缘殊胜,能遇见有悲心的过来人,善于点化...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从前面学习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可以知道,没有出离心...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希望沦落饿鬼道受苦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 我们老一辈子,...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播种下去,你不能就不管它,不管它就有可能荒芜了、焦枯了。...
二十五谛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二十五谛】这是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之一、数论派的哲学。此派将宇宙万有分为神我(即精神原理)与自性(即物质原理)二元,而将世界转变的过程分为二十五种,以其为真实之理,故称二十五谛。此即从自性生‘觉’(又称‘大’,乃存在体内觉知之机关,即决智);自‘觉’复生自我意识(我执)之我慢;复于我慢生出地、水、火、风、空等五大。以上八者为万物衍生的根本,故称根本自性。又自五大生色、声、香、味、触等五唯,眼、耳、鼻、舌、身(皮)等五知根,语、手、足、生殖器、排泄器等五作根,以及心根(以上十六者乃从他物所生,故称十六变异)。如此,从未显现之自性中,能显出觉、我慢等二十三种,加上自性与神我二者,是为二十五谛。古代印度六派哲学,是唯识家破斥的对象。
上篇:二十八天名称 | 下篇:二十四种不相应行 |
印度祇园精舍之守护神。又称祇园天神。据祇园牛头天王缘起所说,牛头天王为丰饶国王武答天王之子,系药师如来之化身...
五百世怨家
空不空
恶取空
心镜
麤重相
实愿
非安立谛
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
含饭语戒缘起
举
因集生缘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开悟的前提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南怀瑾: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