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孝龙。淮阳人。少以风姿见重。加复神彩卓荦高论适时。常披味小品以为心要。陈留阮瞻颖川庾凯。并结知音之交世人呼为八达。时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发肤去袈裟释胡服被绫罗。龙曰。抱一以逍遥。唯寂以致诚。剪发毁容改服变形。彼谓我辱我弃彼荣。故无心于贵而愈贵。无心于足而愈足矣。其机辩适时皆此类也。时竺叔兰初译放光经。龙既素乐无相。得即披阅旬有余日。便就开讲。后不知所终矣。孙绰为之赞曰。小方易拟。大器难像。桓桓孝龙。克迈高广。物竞宗归。人思效仰。云泉弥漫。兰风向。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即清洗舌面。比丘于洗面时,口中含水,以杨枝刮除舌面之污垢。刮舌之际有五事须注意,即:(一)刮洗三次,(二)若舌上...(术语)十示满数,无尽为意味。犹言无尽之莲华藏世界也。...【三种为诸烦恼所随逐心】 p0222 瑜伽十四卷四页云:又有三种为诸烦恼所随逐心。一、诸异生心。二、未满学心。三、...【法无差别真如】 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所证,此真如虽多教法,安立胜义法界...亦名:受迦絺那衣时、舍迦絺那衣时 子题:功德衣七月十六日受十二月十五日舍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一、约本宗以...【善法欲由四种力生】 p1148 瑜伽七十卷四页云:复次由四种力,生善法欲。一、由缘力。二、由因力。三、由智力。四...【四兵】 p0400 西域记二卷七页云:君王奕世,唯剎帝利篡弒时起,异姓称尊。国之战士,骁雄毕选;子父传业,遂穷兵...【任持诸法差别】 p0634 瑜伽六十六卷三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任持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段食,二、触食...(术语)三种律仪之一。三乘圣者,入色界所发之无漏定,则与无漏智共于身中自发得防非止恶之戒体(即无漏之律仪),...【建立断所从】 p0873 显扬三卷二十页云:建立断所从者:谓从所缘境,断诸烦恼。于所缘境,断烦恼已;无系缚故...(譬喻)譬女人之五障于云也。...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本身来自于我执,嫉妒心是一种很负面的情绪,不但会影响我们的...「闻尽」与「尽闻」是同样的意思,是指闻与所闻都已尽了。「尽闻不住」则是不住于「闻所闻尽」的层次,再进一步,便...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门,更为开导之曰: 永嘉大师有言: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念佛的修行者,我们不管是平常的消除灾障,或...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烧煮。若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总说。学唯心识观...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一日,皇上委派使者请他进宫。使者到来时,禅师正在山中烧烤...
支孝龙(晋淮阳)《高僧传》卷四
【佛教人物传】
上篇:安清(汉雒阳)《高僧传》卷一 | 下篇:昙谛(宋吴虎丘山)《高僧传》卷七 |
(界名)五净天之第二、在于色界。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已得杂修上中品定,能善伏除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
刮舌
十莲华藏世界
三种为诸烦恼所随逐心
法无差别真如
迦絺那衣受舍时限
善法欲由四种力生
四兵
任持诸法差别
道共戒
建立断所从
五重云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圣严法师《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忍」为成佛第一行

【推荐】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心地功夫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