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秀。本姓裘。京兆人。寓居建业。幼而颖悟。早有出家之心。二亲爱而不许。密为求婚将克娶日。秀乃间行避走。投蒋山灵耀寺剃发出家。及年满具戒业操逾坚。禀访众师搜检新异。于是大小兼明数论精熟。尤善大小涅槃净名波若。及讲筵一建。辄王俟接驾。负帙肩随为人神彩细密思入玄微。其文句幽隐并见披释。以天监之初卒于治城寺。春秋六十有三。会葬之日。黑白奔赴。街巷填闉。士庶含酸荣哀以备。时治城又有僧若道乘。乘当时令问。若与兄僧璇并善诸经及外书。若诵法华工草隶。后为吴国僧正。乘亦志业明敏。而特善毗昙。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菩萨)Udgataḍharma,菩萨名。译曰法盛。智度论九十七曰:郁伽陀秦言盛,达摩秦言法。此菩萨在众香城中,为众生...梵语 anuvrtti。“转心”之对称。又作随转。将作业时,与彼业同时刹那生起而不相离之心,称为随转心。[俱舍论卷十...(术语)入于禅定,快乐心神也。华严经曰: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维摩经方便品曰:虽复饮食而以禅...屈露多,梵名 Kulūta。北印度古国。依大唐西域记卷四所载,此国周长三千余里,都城周长十四、五里,土壤肥沃,适于...又作下地粗苦障。乃“上地静妙离”之对称。属无间道之三行相。指行者在三界九地,以有漏智断修惑时,厌下地欣上地所...(杂名)Aśvimī,星宿名。译曰虚宿。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众。胎曼陀罗大钞七曰:此天虚宿,破军星也,五行金精也,金...(人名)唐淄州慧沼,从慈恩大师,极性相之奥义。及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预于证义。又于义净之译场为证义,多所刊正...天台宗正修观法二十五方便五科中之第二。谓诃斥色声香味触等五境。五境本非欲,然其中有爱味,能令修行者引生欲心,...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撰。又称法华经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乃吉藏依三论教旨,以阐释法...转,指运动;变,指改易。谓外道不了法从缘生,本无自性,一切境界,起灭唯心,而妄计有无,遂成邪执。据楞伽经卷三...(名数)三贤十圣为十三忍,更加正觉忍而为十四忍。见仁王经十。...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大安法师答: 活和死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往生的时候,这两个...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初讲经的时候,外人都说他学来的,不踏实,他个人也以自己岁数...有一个自认为在学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参学屡屡碰壁,他一直找不到理想的道场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觉...
当你的懈怠放逸占了上风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状态,这种道气、道力都体现不出来。那一般的居士,他这种懈怠放逸就更...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察四大地水火风是无依,就是它是「没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类所有的痛苦皆来自于执着。六根对六尘,生心是不清净心,原因就...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种偏激的悲观厌世态度。诚然,放眼俗世,苦乐皆有...问: 法师您好!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盾,得了中度抑郁症,现正在吃西药治疗。他原来还信佛,现在根...
智秀(梁京师治城寺)《高僧传》卷八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度(齐琅玡[山*聶]山)《高僧传》卷八 | 下篇:慧球(一作慧琳,梁荆州)《高僧传》卷八 |
Fuotudeng 西晋、后赵时僧人。本姓帛,西域龟兹人。9岁出家于乌苌国,两度到罽宾学法。能诵经数十万言,善解文...
郁伽陀达磨菩萨
随转心
禅悦
屈露多国
下地粗苦障
阿湿毗你
慧沼
诃五欲
法华玄论
九种转变
十四忍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如来禅与祖师禅
是珍珠终归会发光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