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僧镜。姓焦。本陇西人。迁居吴地。至孝过人。轻财好施。家贫母亡。太守赐钱五千。苦辞不受。乃身自负土种植松柏。庐于墓所。泣血三年。服毕出家。住吴县华山。后入关陇寻师受法。累载方还。停止京师。大阐经论。司空东海徐湛之重其风素。请为一门之师。后东反姑苏。复专当法匠。台寺沙门道流请停岁许。又东适上虞徐山。学徒随往百有余人。化洽三吴声驰上国。陈郡谢灵运以德音致款。宋世祖藉其风素。敕出京师止定林下寺。频建法聚德众云集。著法华维摩泥洹义疏并毗昙玄论。区别义类有条贯焉。宋元徽中卒。春秋六十有七。上虞徐山先有昙隆道人。少善席上。晚忽苦节过人。亦为谢灵运所重。常共游嶀嵊。亡后运乃诔焉。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子题:故妄语、默妄吉罗、说戒默妄古谓方便今为根本 含注戒本·戒经序:“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弱(,jah)、吽(,hūj)、鑁(,vaj)、斛(,ohh)。循序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十七尊之中,金刚钩、金刚索、金...梵语 acittaka。又作极重睡眠、极重睡。五位无心之一,六位无心地之一。因疲劳等缘引睡眠,使前六识不起现行之身之...宋代僧。生卒年、籍贯、传记等皆不详。号笑庵。住于毗陵华严寺。与道亭、师会、希迪合称华严四大家。从宗宇受学华严...(名数)法相宗总门之法身也,又真言之法界身也。...亦名:守园人 行宗记·释三十舍堕法:“僧伽蓝民,即守园人。”(戒疏记卷一一·五七·二) 资持记·二衣总别篇:“...大乘经的总称,为二藏之一。法华、华严等一切大乘经中,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证果的方法,故名菩萨藏。智度论说,佛灭后...(术语)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由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为自证三昧,故名法界定,金刚界之大日印,金刚顶谓之智拳印,通言则曰法界定印。...梵语 tathāgatajāna-dar?ana。指诸佛如来照见诸法实相妙理之知见慧解。此系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言...(术语)因明三相之一。三支之中,望因于宗而示其关系者。盖因必于宗之前陈名辞中,为元来遍有之事件。故因者(宗之...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法皆为教体。法能显义,则法法自彰,不俟文字。如《华严》云台...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次,印度境内爆发传染病,阿育王担心疫情扩大,阻断皇宫对外的...
现下总在分类什么富二代,穷二代,吊丝,高富帅之间的不公平,实际上命运并没有不公平,只是很多人习惯性的认为,别...念佛三昧功德广大无边,具说如净土诸经中所示,实在都是不可思议。其实,简单而言,一切诸佛的本愿,如弥陀四十八愿...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么修? 宏海法师答: 心地法门,可能在我给大家做交流时老提到...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不信因果 为什么会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愚痴的关系,所以不相...智者大师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什么叫做禅?简单的讲就是真空妙有。 有些人以为禅就是完全的摄用归...
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有精神世界的弱者才会埋怨人生的坎坷,而于勇者而言,痛苦,磨难,是...
僧镜(宋下定林寺)《高僧传》卷七
【佛教人物传】
上篇:慧亮(宋京师何园寺)《高僧传》卷七 | 下篇:僧瑾(宋京师灵根寺)《高僧传》卷七 |
大日经卷一住心品所列举真言行者必须超越之一六○种妄心烦恼。即众生因贪、瞋、痴、慢、疑等五根本烦恼各有所执而辗...
说戒默妄定罪重轻
弱吽鑁斛
极睡眠
观复
一身
僧伽蓝民
菩萨藏
六根清净
法界定
佛知见
遍是宗法性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极乐六尘皆说法
八岁的沙弥

【推荐】为什么富贵不能持久呢
念佛三昧的12种功德利益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净界法师:念阿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