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严。姓范。豫州人。年十二为诸生博晓诗书。十六出家。又精炼佛理。迄甫立年学洞群籍。风声四远化洽殊邦。闻什公在关复从受学。访正音义多所异闻。后还京师止东安寺。宋高祖素所知重。高祖后伐长安。要与同行。严曰。檀越此行虽伐罪吊民。贫道事外之人。不敢闻命。帝苦要之。遂行。及文帝在位。情好尤密。每见弘赞问佛法。先是帝未甚崇信。至元嘉十二年京尹萧摹之上启请制起寺及铸像。帝乃与侍中何尚之吏部郎中羊玄保等议之。谓尚之曰。朕少来读经不多。比日弥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辩厝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故也。范泰谢灵运常言。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必求灵性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耶。近见颜迎之推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明佛汪汪尤为名理并足开奖人意。若使率土之滨皆敦此化。则朕坐致太平。夫复何事。近萧摹之请制。未全经通。即以相示。委卿增损。必有以遏戒浮淫无伤弘奖者。乃当著令耳。尚之对曰。悠悠之徒多不信法。以臣庸蔽独秉愚勤。惧以阙薄贻点大教。今乃更荷褒拂非所敢当。至如前代群英则不负明诏矣。中朝已远难复尽知。度江以来则王导周顗庾亮王蒙谢尚郄超王坦王恭王谧郭文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顗。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并禀志归依厝心崇信。其间比对则兰护开潜渊遁崇邃。皆亚迹黄中。或不测人也。近世道俗敷谈便尔。若当备举夷夏爰逮汉魏。奇才异德胡可胜言。慧远法师尝云。释氏之化无所不可。适道固自教源。济俗亦为要务。窃寻此说有契理奥。何者若使家家持戒则一国息刑。故佛澄适赵二石减暴。灵塔放光符健损虐。故神道助教有自来矣。而萧摹所启亦不谓全非。但伤蠹道俗者。本在无行僧尼。而情貌难分祛取未易。金铜土木虽縻费滋深。必福业所寄复难得顿绝。臣比思为斟酌进退难安。今日亲奉德音实亦深用夷泰。羊玄保进曰此谈盖天人之际。岂臣所宜预。窃恐秦楚论强兵之术。孙吴尽吞并之计。将无取于此耶。帝曰。此非战国之具。良如卿言。尚之曰。夫礼隐逸则战士怠。贵仁德则兵气衰。若以孙吴为志。苟在吞噬。亦无取尧舜之道。岂唯释教而已耶。帝悦曰。释门有卿亦犹孔氏之有季路。所谓恶言不入于耳。帝自是信心乃立。始致意佛经。及见严观诸僧。辄论道义理。时颜延之著离识观及论检。帝命严辩其同异。往复终日。帝笑曰。公等今日无愧支许。严后著无生灭论及老子略注等。东海何承天以博物著名。乃问严。佛国将用何历。严云。天竺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中。于五行土德色尚黄。数尚五。八寸为一尺。十两当此土十二两。建辰之月为岁首。及讨核分至推校薄蚀。顾步光影其法甚详。宿度年纪咸有条例。承天无所厝难。后婆利国人来。果同严说。帝敕任豫受焉。大涅槃经初至宋土。文言致善。而品数疏简。初学难以措怀。严乃共慧观谢灵运等。依泥洹本加之品目。文有过质颇亦治改。始有数本流行。严乃梦见一人形状极伟。厉声谓严曰。涅槃尊经何以轻加斟酌。严觉已惕然。乃更集僧欲收前本。时识者咸云。此盖欲诫厉后人耳。若必不应者何容即时方梦。严以为然。顷之又梦神人告曰。君以弘经之力必当见佛也。严以宋元嘉二十年卒于东安寺。春秋八十有一矣。帝诏曰。严法师器识渊远学道之匠。奄尔迁神痛悼于怀。可给钱五万布五十匹。严弟子法智。幼有神理。年二十四往江陵值雅公讲。便论议数番。雅厝通无地。雅顾眄四众曰。小子斐然成章。智笑曰。乃变风变雅作矣。于是声布楚郢誉洽京吴。善成实及大小品。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1573~1645)日本临济宗僧。但马(兵库县)人,俗姓平。字泽庵。号东海暮翁、冥子。曾至大德寺参诣宗弼,后参一冻...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中国禅宗从曹溪慧能后,...【胜处】 p1101 瑜伽十二卷七页云:复次先已修治作意胜解,后方能起胜知胜见;故名胜处。此胜当知复有五种。一、形...(一)位于北平广安门内。创建于辽代,明初塌毁。宪宗成化二年(1466),周太后之弟吉祥于此出家,故重修旧寺,改名慈...【大师德圆满】 p0243 瑜伽九十二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二相应知大师其德圆满?谓依利他行,欲令悟入诸所有受皆是苦故...【百法口诀】 这是五位百法的通俗口诀,以助记忆。口诀为:‘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位心所法,不相应行二十四,六...(修法)祈念皇帝本命星,以镇护国家之道场也,唐青龙寺之镇国道场,即皇帝本命之道场也。...【四因无功用转】 p0458 显扬十五卷七页云:复次由四种因,无功用转。颂曰:昧故,放逸故,保重现法故,不信当苦故...至高无上的正觉,亦即契合于真理的智慧,义与无上正等正觉同。...法相宗将释尊一生所说的经教,判为三时。 第一、释尊成道之初,一切外道凡夫,执著实我,故在四阿含经中,为说...(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寿命极长,终不中夭,所谓婆薄罗比丘是。...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开始有四堂课的时间,要跟大家共同的来学习这个五戒在修持上的一些重...
本刊记者: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给我们慈悲开示。早在1926年(长老时年8岁),您即在江宁湖熟珠峰寺出家,可谓童真入...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 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只要求斋戒清净,守八关斋戒,过午不食,...问: 在净土的众生还造孽吗?阿弥陀经中说净土世界的人也在供养佛,他们除了香歌舞乐和供养佛外,还干点什么?净土...
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因缘安立的呢?当我们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来破除内心的相似影像,要注意这个空观它不是破除外境,...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心有善念,则入三善道;心有恶念,则现三恶道境;心念声闻...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强调欲改变现世命运,极速求得大福莫如跳出火宅,念佛求生西方...一般将夺取生命的恶鬼神称为魔,佛教将魔的意义延伸,凡是一切能杀害我们的慧命,不论是来自外界的障碍,或是由自己...
慧严(宋京师东安寺)《高僧传》卷七
【佛教人物传】
上篇:慧睿(宋京师乌衣寺)《高僧传》卷七 | 下篇:慧观(宋京师道场寺)《高僧传》卷七 |
(喻)伟大的佛法能滋润枯渴的众生,就好像雨水能滋润大地一样。...
泽庵宗彭
丛林
胜处
报国寺
大师德圆满
百法口诀
本命道场
四因无功用转
最正觉
三时教
长寿第一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净界法师:五戒修学法要

宽容、善良、淡泊、乐观——南京吉慧长老访谈录
大安法师:念佛不能走极端
净土的众生每天都在干什么

一个开悟的人,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推荐】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