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制止罪恶之门。如来悲德所垂,五逆十恶一律摄受,是为化门;如来智德所发,制止诸恶,毫不容赦,是为制门。以上二门...(名数)佛在世时毗耶离城有五种之恶病流行:一自眼出血,二自耳出脓,三自鼻流血,四舌噤无声,五所食之物变为粗涩...亦名:覆罪戒缘起、覆他粗罪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跋难陀与比丘亲友数犯向说不语人知。后跋难...小乘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加上大乘的诸法实相印,合称为四法印。诸行无常,是说宇宙万有,都是变...亦名:郁多罗僧受法、中衣受法、七衣受法、七条衣受法 子题:七条正衣有二、七条从衣有二十二品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植物)Kiṁsuka,又作甄叔迦,坚叔迦。树名。又宝名。慧琳音义十六曰:紧祝迦,梵语宝名也,古译或云坚叔迦。可洪...位于辽宁沈阳市。又称皇寺或黄寺。为清入关前盛京最大之喇嘛寺院。建于清太宗崇德三年(1638),而于雍正四年(172...(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术语)一顿教,二渐教,三不定教也。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此三教,用以判释佛一代所说之法者也。顿教指华严经,渐教...求那跋陀罗(意译功德贤),中天竺人,本是婆罗门,因读《阿毗昙杂心论》有了体会,改信佛法。出家学小乘,后又深通大...为十二头陀行之一。指常坐不卧行,即昼夜不卧。系泥沙者佉(梵 naisadika,巴 nesajjika 之音译)之误传。[正法眼...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
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一带)一个姓魏的人家。主妇寇氏半夜梦见天竺僧人将无数鲜花洒在...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说一个人假设不断杀...
那是民国九年的时候,有一则真实的传奇性的故事:有一山居人家,刚好办完喜事的第六天,全家人正在祭祀祖先之际,忽...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行可以改变命运,这里地藏菩萨教我们用占察轮,是为了通过这个...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医生往往显得非常高大,因为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似乎都由他们操...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修多罗翻契经,就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
原文: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予曰。不然。七地以前。...从前的时候,在拉萨的空地上,有一个人在绕行经走,而另外一个人则在旁静静的打坐着。 经行的人就问打坐的人:你在...
百法口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百法口诀】这是五位百法的通俗口诀,以助记忆。口诀为:‘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位心所法,不相应行二十四,六种无为成百法。’
上篇:至一切处回向 | 下篇:我 |
三乘共十地的第四位,相当于声闻乘的预流果。...
制门
五种恶病
覆藏比丘罪戒缘起
四法印
受郁多罗僧法
紧祝迦
实胜寺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南中三教
求那跋陀罗(394—468)
僧泥沙者伛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一代高僧玄高法师:愿生恶世中度人出苦海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实故事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行医与学佛

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