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睿。冀州人。少出家执节精峻。常游方而学经。行蜀之西界为人所抄掠。常使牧羊。有商客信敬者。见而异之。疑是沙门。请问经义无不综达。商人即以金赎之。既还袭染衣。笃学弥至。游历诸国。乃至南天竺界。音译诰训殊方异义无不必晓。后还憩庐山。俄又入关从什公咨禀。后适京师止乌衣寺讲说众经。皆思彻言表理契环中。宋大将军彭城王义康请以为师。再三乃许。王请入第受戒。睿曰。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康大以为愧。乃入寺虔礼只奉戒法。后以貂裘奉睿。睿不著常坐之。王密令左右求买酬三十万。睿曰。虽非所服既大王所施。聊为从用耳。陈郡谢灵运笃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解。乃咨睿以经中诸字并众音异旨。于是著十四音训叙。条列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焉。睿以宋元嘉中卒。春秋八十有五矣。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流派)Caityaśaila,小乘二十部之一。旧云支提山部,新云制多山部。...识梵语婆哩惹儞,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曰:识谓了别。又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谓三界六趣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地方。...(一)四大中水大之别名。水大以湿润为性,通一切物质湿性之部分,故称水界。具能摄引物质之用。[中阿含卷四十二分别...【蕴界处差别三种】 p1454 杂集论五卷十一页云:复次蕴界处差别、略有三种。谓遍计所执相差别、所分别相差别、法性...(术语)谓经文中,直宣说法相,而不限定字句之文句。以文句之行数长故也。是对于偈颂之称,十二分教之中第一修多罗...【迷灭有八随眠】 p0943 瑜伽五十八卷十二页云:云何迷灭有八随眠?谓诸沙门、若婆罗门、计边无边、不死矫乱、...(术语)比丘有净语,犹如忌词。如比丘要草木时,谓斫木摘花等,是为不净语。谓知之看之者,是为净语。又如对金钱而...子题:天非难但不来耳、天是难即非人耳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何以十三难中,不说天为难?’答:‘着乐不来...(术语)三乐之一。修行之人,人诸禅定,则一心清净,万虑俱寂,自然得适悦之妙味者。大集经十一曰:菩萨修行禅波罗...【如理宣说】 p0577 瑜伽四十卷九页云: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谓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以...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入中论》 轮回中的众生,都是为了寻求自己所...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乐来自工作。如果能环游四海就好了!我愿容忍今日之辛苦以换取...一个年轻的戏子跟着师傅学艺,并到处演出,也参与演了很多角色,有时演学生、商人、农夫、乞丐,有时演文人、官差、...
那些大菩萨行菩萨道时,遇到种种众生。一切众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愿望:像我们要求成道的、要...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虽然他广修禅定、智慧,乃至于修种种的福德,就好像一个人去刻...
慧睿(宋京师乌衣寺)《高僧传》卷七
【佛教人物传】
上篇:竺道生(宋京师龙光寺)《高僧传》卷七 | 下篇:慧严(宋京师东安寺)《高僧传》卷七 |
又作思修六意。凡心里所欲作为,皆称为意乐。据摄大乘论载,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于内心作意欣乐。六种意乐指:(...
支提山部
识
界趣
水界
蕴界处差别三种
长行
迷灭有八随眠
知净语
十三难中不说天为难
禅乐
如理宣说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财富的来源是布施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世间有四事不能长久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在轮回里,我们只是一个过于投入的演员

【推荐】不清净的愿,佛菩萨能满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