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僧先。冀州人。常山渊公弟子。性纯素有贞操。为沙弥时与道安相遇于逆旅。安时亦未受具戒。因共披陈志慕神气慷慨。临别相谓曰。若俱长大勿忘同游。先受戒已后励行精苦。学通经论值石氏之乱隐于飞龙山。游想岩壑得志禅慧。道安后复从之。相会欣喜。谓昔誓始从。因共披文属思。新悟尤多。安曰。先旧格义于理多违先曰。且当分折逍遥。何容是非先达。安曰。弘赞理教宜令允惬。法鼓竞鸣何先何后。先乃与汰等。南游晋平讲道弘化。后还襄阳遇疾而卒。又有沙门道护。亦冀州人。贞节有慧解。亦隐飞龙山。与安等相遇。乃共言曰。居靖离俗每欲匡正大法。岂可独步山门使法轮辍轸。宜各随力所被以报佛恩。众佥曰善。遂各行化。后不知所终。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为“理具”之对称。系天台宗之教义。天台宗谓真理(法性之理体)圆具三千诸法,此三千诸法以染净等之诸缘而有差别相...(术语)诸经皆有序正流通之三分,其初记缘起者曰序。...依止任持修复有四种,一依止因修,谓由种性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二依止报修,谓由胜自体力于波罗蜜多修习正行。三...【方便善巧四种】 p0376 杂集论十四卷十七页云:方便善巧者、略有四种。一、成熟有情善巧。二、圆满佛法善巧。三、...即不再转生,于欲界现生般涅槃者。为七种不还之一,二十七圣贤之一。为声闻四果中第三不还果之一类。不还果之圣者于...何等增上意乐行菩萨补特伽罗?谓十地中所有菩萨。...(杂语)悟入诸法实相,则生老病死,本来空寂,何老死之有,故闻妙经者,得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品曰:众人有病,得...(杂语)译曰吉祥。俱舍论三十曰:如药事成能除痼痾,诳医矫说普莎诃言。同光记曰:普莎诃,此云吉祥。梵Puṣyaka。...相对于外形,故称内心。正法念处经卷二(大一七·七下):“内心思惟,随顺正法。” p1233...(术语)圆顿一实也,称天台圆教之教理。一行圆融一切行,一位圆具一切位,而成佛顿极顿速,谓为圆顿。此理为一而无...(术语)如不动尊现忿怒威猛相之尊体为忿怒。又谓之明王。凡诸佛菩萨皆有二轮身,一正法轮身,由所修之行愿所报得之...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缘殊胜,又在我们《华严讲堂》,在腾讯《华严讲堂》跟诸位聚在一起,来学习一篇...问: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方海权答: 鬼并不可怕。造罪才可怕。一造罪,到处是鬼,因你的心是...
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出离轮回,这是对的。可有的人学着学着就开始执迷了,就说一句...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就像一块脏兮兮的镜子,上面污点斑斑,显出来的东西肯定是面目全非。同样,...
打坐时首先要选择僻静的地方,远离愦闹和纷扰,在家可选一静室,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为光线...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来,开一个无遮大会。就是一点儿没有遮盖,各述己见,直接痛快...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专程前来拜访佛陀。他给佛陀恭敬行完礼后,坐到一边说道:...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尽了一辈子的力,说已经跋涉了千山万水,其实他没有离开过他的...
僧先(晋飞龙山)《高僧传》卷五
【佛教人物传】
上篇:竺法汰(晋京师瓦官寺)《高僧传》卷五 | 下篇:竺僧辅(晋荆州上明)《高僧传》卷五 |
禅林用语。意谓“我从以前到现在,都怀疑这家伙是不寻常之人物,果然如此。”不寻常,意味超越善恶,而不能以一般价...
事造
序
依止任持修
方便善巧四种
现般
增上意乐行菩萨补特伽罗
不老不死
普莎诃
内心
圆实
忿怒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宏海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推荐】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看到他人不好,实际是心不清净

打坐的基本方法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能让在家人获得现世后世安乐之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