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法汰。东莞人。少与道安同学。虽才辩不逮而姿貌过之。与道安避难行至新野。安分张徒众命汰下京临别谓安曰。法师仪轨西北下座弘教东南。江湖道术此焉相望矣。至于高会净因。当期之岁寒耳。于是分手泣涕而别。乃与弟子昙一昙二等四十余人。沿江东下。遇疾停阳口。时桓温镇荆州。遣使要过供事汤药。安公又遣弟子慧远。下荆问疾。汰病小愈诣温。温欲共汰久语。先对诸宾未及前汰。汰既疾势未歇不堪久坐。乃乘舆历厢回出。相闻与温曰。风痰忽发不堪久语。比当更造。温匆匆起出接与归焉。汰形长八尺风姿可观。含吐蕴借词若兰芳。时沙门道恒颇有才力。常执心无义大行荆土。汰曰。此是邪说应须破之。乃大集名僧令弟子昙一难之。据经引理析驳纷纭。恒仗其口辩不肯受屈。日色既暮。明旦更集慧远就席。设难数番关责锋起。恒自觉义途差异。神色微动。麈尾扣案未即有答。远曰。不疾而速。杼轴何为。座者皆笑矣。心无之义于此而息。汰下都止瓦官寺。晋太宗简文皇帝深相敬。重请讲放光经。开题大会。帝亲临幸。王侯公卿莫不毕集。汰形解过人流名四远。开讲之日黑白观听士女成群。及咨禀门徒以次骈席。三吴负帙至者千数。瓦官寺本是河内山玩公。墓为陶处。晋兴宁中沙门慧力启乞为寺止有堂塔而已。及汰居之更拓房宇修立众业。又起重门以可地势。汝南世子司马综第去寺近。遂侵掘寺侧重门沦陷。汰不介怀。综乃感悟躬往悔谢。汰卧与相见。傍若无人。领军王洽东亭王珣太傅谢安并钦敬无极。临亡数日忽觉不悆。乃语弟子。吾将去矣。以晋太元十二年卒。春秋六十有八。烈宗孝武诏曰。汰法师道播八方泽流后裔。奄尔丧逝痛贯于怀可赙钱十万丧事所须随由备办。孙绰为之赞曰。凄风拂林。鸣弦映壑。爽爽法汰。校德无怍。汰弟子昙一昙二。并博练经义。又善老易。风流趣好与慧远齐名。昙二少卒。汰哭之恸曰。天丧回也。汰所著义疏。并与郄超书论本无义。皆行于世。或有言曰。汰是安公弟子者非也。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即事行与理观之修习同等重要。又作事理双行。通常精勤于事行作法者,每易忽略理观证悟;而重视理观证悟者,则易轻忽...(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有优婆塞先事外道,后奉佛戒,死去十日复生,说冥中所见之事,以化一家,使皆见佛得...已具资粮者,谓缘谛增上法为境,于诸谛中成就上品谛察法忍,成就上品顺决择分,即此生时。 如是三种补特伽罗,由成...【方便圆满语】 p0376 卽易可解了,可施功劳,无所依止,非可厌逆,无边无尽,五种语。...即指显现瑞相之义。如佛陀将临教化时,放光明、大地震动等,表现出种种瑞相。又就法华经序品中叙述雨花、放光等六瑞...何等暂时差别?谓诸无学最后剎那蕴界处。...(术语)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诸大众曰普门大众,观此普门大众于一心,谓之普眼三昧门。大日经疏六曰:若总观如是普门...“外五股印”之对称。全称内缚五股印。又作金刚印。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主尊金刚手菩萨之根本印。印相为虚心合掌...(术语)谓华严经也。修多罗,译言经。此名经中自说。晋华严经五十五曰: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术语)忿恨之心结而不解也。长阿含经十三曰:喜恼他人,令生忿结。菩萨本行经中曰:人起瞋恚,忿结不解。...灯录即传灯录,是禅宗历代传法机缘的记载,譬如灯火相传,展转不绝,所以叫传灯录。 灯录之作,通途传说起源于...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时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临命终时,生死关头,是最难对付的。前六...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业重者感生于近边地狱的铁柱山中,或于地狱中感受卧铁床、抱铜柱的燃烧之苦,或者转生于...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生中成为亲友的,因缘散了以后,这种关系就消失了。 其实佛教...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慧的人,门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经常腹部挂一...
念佛珠,念佛咒计数,变装饰; 佛像是恭敬供养,却变艺术品; 寺院是修行办道处所,变成旅游观光; 佛经变成学术,...如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呢? 我认为要以 「品德」为第一要求。 所谓品德,不是面貌,而是人品,也就是心地的善良、...●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
张奶奶老人家舍报了,家属不同意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助念场所的租金也不行,说这么多年对得起她了,父母当初也没这...
竺法汰(晋京师瓦官寺)《高僧传》卷五
【佛教人物传】
上篇:竺僧朗(晋泰山昆仑岩)《高僧传》卷五 | 下篇:僧先(晋飞龙山)《高僧传》卷五 |
梵语 ātma-grāha-vāsanā。指随我执(在第六意识及第七末那识中)所熏成之种子。又作我执熏习。系三种习气之一。...
事理双修
弟子死复生经
已具资粮
方便圆满语
现瑞
暂时差别
普眼三昧门
内五股印
圆满修多罗
忿结
灯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高傲的萨遮尼犍

这就是佛教之悲哀啊
圣严法师《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