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忿恨之心结而不解也。长阿含经十三曰:“喜恼他人,令生忿结。”菩萨本行经中曰:“人起瞋恚,忿结不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乐远离不生喜足】 p1311 瑜伽四十卷五页云:又诸菩萨,常乐远离;若独静处,若在众中,于一切时,心专远离,寂静...【于诸行中有四决定】 p0750 瑜伽八十五卷八页云:复次于诸行中,有四决定。一、无常决定,二、苦决定,三、空...【生】 生有多种解释,略举三例如下:一、为十二缘起的第十一支,又称生支。二、为生、住、异、灭四相之一,即生相...【不相应行料简】 不相应行为五位百法的第四位法,在唐代普光的《百法明门论疏》中,于诠释不相应行法之后,有云:...(术语)又名三昧王三昧。又曰三昧王。三昧中之最胜者。首楞严定之异名也。放光般若经一曰:其三昧名三昧王,一切三...又称经衣、经帷衣、曳覆曼荼罗。为死者所穿之净衣。在衣上书写经文、陀罗尼或佛名,即连罪孽深重者,亦可以得到解脱...(术语)罗汉入定之时现十八种之神变。...谛观世间之相无他,唯是生灭、灭生、灭生、生灭而已,是为生灭相。...地持经明九种大禅: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凡四十卷。唐代荆溪湛然(711~782)撰。又称止观辅行传弘决、止观辅行弘决、止观辅行、辅行、弘决。收于大正藏第四...【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 p0584 瑜伽七十一卷一页云:复次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一、由义差别理趣...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诵经,有三个重点(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第一个,你读诵的经典必须是佛陀、或者是法身菩萨的法语。因...
有人问:既然般若系经典讲诸法的空性,毕竟空、无所有,十八空、什么都空,那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还有必要去发愿度...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恶心起,百万障门都开了。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能转不能转...佛教中有正法、像法、末法:为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的略称。又称正像末三时或三时。亦即将佛法住世之时期划...课诵的原则,以定时做定课为主。内容应该包括供养、礼拜、禅坐、持名、读诵、发愿、回向等。 所谓供养,是在佛前摆...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欢研究教理,听教...
忿结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忿 | 下篇:忿怒 |
【摩诃三摩曷罗阇】 此云大平等王,劫初民主。...
乐远离不生喜足
于诸行中有四决定
生
不相应行料简
王三昧
经帷子
十八变
生灭相
九种大禅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如此诵经,可得大利益

既然诸法都空,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

仗弥陀功德力

有些人念《地藏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正法、像法、末法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者如何定早晚课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