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摩密多。此云法秀。罽宾人也。年至七岁神明澄正。每见法事辄自然欣跃。其亲爱而异之。遂令出家。罽宾多出圣达。屡值明师。博贯群经。特深禅法。所得门户极甚微奥。为人沉邃有慧解。仪轨详正。生而连眉故世号连眉禅师。少好游方誓志宣化。周历诸国遂适龟兹。未至一日。王梦神告王曰。有大福德人明当入国。汝应供养明旦即敕外司。若有异人入境必驰奏闻。俄而蜜多果至。王自出郊迎延请入宫。遂从禀戒尽四事之礼。蜜多安而能迁不拘利养。居数载密有去心。神又降梦曰。福德人舍王去矣。王惕然惊觉。既而君臣固留莫之能止。遂度流沙进到炖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奈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沼极为严净。顷之复适凉州。仍于公府旧事更葺堂宇。学徒济济禅业甚盛。常以江左王畿志欲传法。以宋元嘉元年展转至蜀。俄而出峡止荆州。于长沙寺造立禅阁。翘诚恳恻祈请舍利。旬有余日遂感一枚。冲器出声放光满室。门徒道俗莫不更增勇猛人百其心。顷之沿流东下至于京师。初止中兴寺。晚憩祇洹。密多道声素著化洽连邦。至京甫尔倾都礼讯。自宋文哀皇后及皇太子公主。莫不设斋桂宫请戒椒掖。参候之使旬日相望。即于祇洹寺译出禅经禅法要普贤观虚空藏观等。常以禅道教授。或千里咨受四辈。远近皆号大禅师焉。会稽太守平昌孟顗。深信正法。以三宝为己任。素好禅味敬心殷重。及临浙右请与同游。乃于鄮县之山建立塔寺。东境旧俗多趣巫祝。及妙化所移比屋归正。自西徂东无思不服。元嘉十年还都止钟山定林下寺。密多天性凝靖雅爱山水。以为钟山镇岳埒美嵩华。常叹下寺基构临涧低侧。于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势。以元嘉十二年斩石刊木营建上寺。士庶钦风献奉稠叠。禅房殿宇郁尔层构。于是息心之众万里来集。讽诵肃邕望风成化。定林达禅师即神足弟子。弘其风教声震道俗。故能净化久而莫渝。胜业崇而弗替。盖密多之遗烈也。爰自西域至于南土。凡所游履靡不兴造檀会敷陈教法。初密多之发罽宾也。有迦毗罗神王卫送。遂至龟兹。于中路欲反。乃现形告辞密多曰。汝神力通变自在游处。将不相随共往南方。语毕即收影不现。遂远从至都。即于上寺图像著壁。迄至于今犹有声影之验。洁诚祈福莫不享愿。以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于上寺。春秋八十有七。道俗四众行哭相趋。仍葬于钟山宋熙寺前。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梵语 gatayah。意译作行。去来不住之义。大日经疏卷七(卍续三六·一○五上):“梵云哦哆也,是名为行,行谓去来进...指东北方。又作伊舍尼方。于密教中,有所谓守护佛法之八方天,即于世界之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如数论,胜论等立人天各自有常住之神我而主宰万有之外道也。见行事钞下四之二。...亦名:犍稚、犍地、磬、钟 子题:召僧七相、犍地、臂吒犍槌、犍迟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犍槌者,梵本声论云,犍地...亦名:缦衣受法、受缦衣法、下众受衣法、缦安陀会受法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先明对首持二衣法。萨婆多,沙弥受戒...(界名)Apramāṇābha,无量光天之梵名。人至此天,则身放光明无量。玄应音义十二曰:廅波摩那,晋言无量光天也。...(传说)若为财物说法者,死,生天上为智慧鸟,能说法云。正法念经三十一曰:若为财物故,与人说法。不以悲心利益众...亦名:邪淫开遮 子题:三境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先受戒时,于一切女三境下邪;后取此女,犯戒以不?’答:...资持记释云:“请主,简人中,初文,前约犯重简。五八十成边罪,具戒成二灭。准通十三难人,皆不得请。下约轻罪简。...指有关出家受戒之作法。世尊以来即有关于出家受戒之规定,此类规定详载于诸部派之律藏犍度部受戒犍度中,印度部派佛...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仅指个别、特殊之状态者,称为别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相...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念佛。今天讲的这个修持门的版块才是...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寻到道生长老,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
自杀的人一定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是无明的人,是愚痴的人,是糊涂的人,是迷惑颠倒的人。 不论他们有怎样的...问: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念佛时完全放松,思想就散乱,如不放松用力看着佛号似乎易造成紧张,或过度后老有紧张感...
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尤当注意者,任作何...
耻,德之基也。耻是恥的俗字,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耳字,右边一个心字,就是你闻到了他人说的过失,心里有所感...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到处散布着金银财宝,他心中暗自思惟:我在这山里苦修了七年,...
昙摩密多(宋上定林寺)《高僧传》卷三
【佛教人物传】
上篇:僧伽跋摩(宋京师奉诚寺)《高僧传》卷三 | 下篇:智猛(宋京兆)《高僧传》卷三 |
有四义,即:(一)谓一念之心与空理相应。(二)谓五地以上之菩萨,一念之间,真谛与俗谛二智并起;以此二谛无差别,故...
哦哆也
伊舍那方
神我外道
犍槌
沙弥受衣法
廅波摩那
智慧鸟
受戒时非妻后娶此女不犯邪淫
忏悔主简人
出家作法
总相别相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推荐】品茶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自杀的人一定是愚痴糊涂人
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从医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