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应能。实建文帝也。自出家后。经湘湖入蜀至云南。复游闽。后入广西横州南门寿佛寺。居十五年。升座说法。归者甚众。复往南宁居一寺中。归者亦然。是时思恩知州岑瑛出行。忽一僧当道立。从者呵之。师自称为建文帝游方至此。今老矣。欲送骸骨归帝乡。瑛大骇闻于巡按御史奏之。驿送赴京。号为老 。途次赋诗云。流落江湖四十秋。归来不觉雪盈头。乾坤有限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影暗。昭阳殿里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来休。弘治中。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不律仪】 p0320 俱舍论十四卷十页云:依何边际,得不律仪?颂曰:恶戒无昼夜,谓非如善受。论曰:要期尽寿,造诸...(仪式)大展坐具就之三拜也。见象器笺十。...为一种由唐代“变文”直接衍生之讲唱文学。约产生于宋元之际,而流行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至清末民初。宋...谓有一类。若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往还朋友。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勿坏...凡十三卷。明代密云圆悟(1566~1642)撰,山翁道忞编。明代刊行。内容即:卷一至卷四为上堂语,卷五为上堂开示、小...指入禅定而身体久不移动,以致鸟误以为木,筑巢于其顶上。观音玄义记卷三(大三四·九○九下):“如尚阇梨得第四禅...谓众生于佛所说之理,有所证取,然于心有我、人、众生、寿命等四种浅深之相。其中,后三相皆基于我相而立。即:(一...(经名)佛说演道俗业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佛为给孤独长者说在家之三财与出家之三业者。...【得正性】 p0994 大毗婆沙论三卷八页云:得正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正法;故且说彼以为...(书名)Atharvaveda,又作阿达婆鞞陀,阿闼波陀。四吠陀之一。阿他婆者,术,咒,咒术,或禳灾之义,即载录祭祀所...与“劝化”同义。谓劝诱策进,即劝化使入佛道。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下):“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礼佛一拜。阿弥陀佛! 请就座,坐下来,首先赞叹诸位,在这...问: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更忽略责任之重要性。所谓发心容易持久难...
1.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一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经审理一宗谋财害命的案子。 那个犯人供称,居住在离城大约有三十里之处,平...问: 我是一名大学生,9岁就皈依佛门,现在念英语本科。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还会在学习中有很多杂念与烦恼呢?学习一...大和尚与小和尚结伴下山去镇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镇上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趟过一条小...
释应能(建文帝)《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楚山禅师(绍琦)《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晓庵禅师(善启)《释氏稽古略续集》 |
日本京都右京区嵯峨清凉寺(又作释迦堂),每年三月十九日所举行为佛像擦身之仪式。又平常拭净佛像上之灰尘,亦称御...
不律仪
大展三拜
宝卷
起恶言
密云禅师语录
顶巢
智境四相
演道俗业经
得正性
阿他婆吠陀
劝进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如何把佛号念到专注不间断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佛教的社会责任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