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佛说演道俗业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佛为给孤独长者说在家之三财与出家之三业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宋代禅僧之服。乃以名贵丝织品(缯)裁剪而成,且有花纹。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大四○·三九一中):“今时...子题:龂 戒本疏·百众学法:“祇中,可笑事逼,不得出龂诃诃而笑。当忍之,起无常死想。又不可忍,以衣遮口,身不...(杂语)Niyāma,译曰决定。慧琳音义十九曰:尼夜摩位是菩萨不退转位也。瑜伽略纂十三曰:尼夜摩可言决定。...【法随法】 p0758 瑜伽八十八卷十二页云:法、谓正见前行圣道。言随法者,谓依彼法,听闻他音,如理作意。...【于此觉了】 p0747 瑜伽七十七卷十页云:于此觉了者:谓卽于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人名)新罗人。尝入长安。唐贞观年中,追求正教,欲亲礼释尊灵踪,远涉中印度,止于那烂陀寺,学律论,抄写诸经,...(天名)又作金毗罗天,俱鞞罗天。慧琳音义三十一曰:劫比罗,梵语云矩吠罗,旧云俱鞞罗,天名也。劫比罗者Kapila,...【安住余梵行】 p0626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又言安住余梵行者:谓三十七菩提分法。彼由三处之所摄受。谓由奢摩...【妙饰间列】 p0701 佛地经论五卷十九页云:妙观察智、观此诸法法相异故;智如其境,行相不杂,分明显现;是故...【怀忿不舍戒】 p1447 瑜伽四十一卷十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怀忿相续坚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迦奢布罗,梵名 Ka?apura,或 Kā?apura, Kājapura。古代中印度憍赏弥国(梵 Kau?ājbī)之城名。据大唐西域记卷...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念暂息,细念犹存,便谓相应,错谬非小。既居凡地,未能绝虑忘...初学盘坐时,腿脚会出现麻木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如果实...
诸位菩萨慈悲,诸位道友慈悲。凡是发心的到了这个法会,大家都是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本来在讲《占察善恶业报...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为心病和身病两种,心病是内在的贪、嗔、痴等的业障病,身病是...修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体现了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悲智,为令一...(一)问:人类死了,当真还有转生的机会吗?有什么证据呢? 答:人之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它的可能性,真像一...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 以贵地人以橘为出产,倘能以至诚心持《大悲咒》,咒净水一百八...
过去南印度有一个习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须早起,将庭园及家门内外打扫干净。城中一位长者的女儿在晨起扫地时,正...
演道俗业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演密钞 | 下篇:演说 |
【执受色】 p1031 瑜伽五十三卷十七页云:识执不执者:若识依执;名执受色。此复云何?谓识所托,安危事同,和合生...
山水衲
戏笑白衣舍坐戒
尼夜摩
法随法
于此觉了
阿离耶跋摩
劫比罗天
安住余梵行
妙饰间列
怀忿不舍戒
迦奢布罗城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打坐时如何解决腿痛腰酸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大安法师:念佛不求往生与五逆十恶者相同
圣严法师:关于轮回投胎的问答

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的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