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江路也)瑞光寺禅师宗本。移住杭州净慈。奔走天下禅子道场甚盛。灵芝照律师送布三衣(僧伽黎衣九条七条五条)瓦钵。致书于师曰。佛制是物上中下根悉令遵奉。事因时举。道藉人弘。勉其受持为后学劝。师受之终身。食用瓦钵。升座说法。服此大布之衣(照律师行业记)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梵语 kāya-vijāna,巴利语 kāya-viāna。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以身根为所依而了别触境之心识。触境...云何正念?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术语)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众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一时】 p0001 佛地经论一卷三页云:言一时者谓说听时。此就剎那相续无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自性无自性】 指存在与非存在。自性即自身,指存在而固定的实体;无自性,即非自身,指非存在而不固定的实体。后...亦名:序教兴意 子题:律藏五例、性戒文缓而义急、遮戒一往制止有益便开 行事钞·序:“第一,序教兴意。(一、通明...【无相无我】 p1064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无相无我者:我相无故。...(杂语)荼毗之后,收拾化骨也。敕修清规亡僧入塔曰:荼毗后执事人,乡曲法眷,同收骨,以绵里,袱包函贮,封定,迎...【化生中有受生】 p0387 俱舍论九卷五页云:若化生者,染处故生。谓远观知当所生处,便生爱染;往彼受生。随业所应...【立如是论】 p0531 瑜伽八卷十四页云:立如是论者:此显授他当所说义。...(术语)圆觉经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又曰: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教的基本义理是反对占卜算命的。那么,这个线索从哪里检索呢?我们知道,佛教经典的形成是在佛陀入灭后,由身后及...
厕室铭:大小便时,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厌。何当弃舍?莲胎转变。念念弥陀,西方定现。《省庵法师语录》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有福报却不一定有智慧;若无智慧,福报本身也可能会带给我们或多或少的困扰。有福报的人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之一。在现代比较流行的佛...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的纠缠是烦恼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一些似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纠缠或者说纠纷,好像很难逃离,...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的品名: 入就是证入。 不思议,这是佛教一个常用的名词。但...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具体怎么修呢?你看,我们从内在的修心来说,内心的杂念是由...
宗本禅师《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文与可《释氏稽古略》 | 下篇:圆照禅师《释氏稽古略》 |
(术语)观念诸法无所得之理也。入佛境界经曰:诸欲不染故,敬礼无所观。...
身识
正念
十六观
一时
自性无自性
行事钞序教兴意
无相无我
收骨
化生中有受生
立如是论
圆照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推荐】戒律中对僧人从事占卜算命的观点

大小便时应观想身体毫无可恋
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圣严法师:智慧与福报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