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公大士。讳宝志。世称宝公。尊之也。手足鹰爪。初建康东阳民朱氏之妇。闻儿 鹰巢中。梯树得之。举以为子。七岁依钟山僧俭出家。专修禅观。至是显迹。以剪尺拂扇挂杖头。负之行聚落。尝遇食鲙者。从而求食。啖者遗而薄之。志即吐水中皆成活鱼。今江中回鱼是也。居多神异。至梁武帝天监十三年十二月六日入灭。寿九十三岁。梁武皇帝以金二十万易建康钟山之独龙冈葬之。建浮图五级于其上。敕王筠勒碑。葬之日车驾亲临祭奠。道俗奉祀。奇瑞显应为天下第一。凡大士所作偈句。多著南史。为学者述大乘赞十篇科颂十四篇并十二时歌。盛行于世。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帝遣使致斋钟山。亲洒制文赞敬。诏曰。自今宜显尊异。赐号道林真觉菩萨(碑记)。法师昙宗入灭。宋武帝大明二年正旦谓宗曰。朕何罪劳卿忏。宗曰。舜称子违尔弼。禹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陛下宁得有异。帝大悦(统纪)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方是方正之义,广是广大之义,方广就是一切大乘经的通称。...梵语 middha。略称眠。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由于心中本有之闇昧而于惫懒、疏忽...(物名)宝珠名。摩尼之光如月者。无量寿经上曰: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千手经曰:月精摩尼。...菩萨十地之第三地。因修持佛道,而开发极明净之慧光,故称发光地。[十地经卷十、八十华严卷三十五] p5163...凡三十卷。唐代玄逸编纂。又称开元释教广品历章、释教广品历章、广品历章。本书系依据唐代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入藏录之...三途之一。途者,道之义。即指地狱道。地狱为猛火所烧之处,故称火涂道。[四解脱经、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参...“外五股印”之对称。全称内缚五股印。又作金刚印。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主尊金刚手菩萨之根本印。印相为虚心合掌...(术语)禅定之名。六祖坛经曰: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位于山西榆次。据山西通志所载,本寺创建于后汉建宁元年(168)。然或谓唐代元和十二年(817)自村东地方移至今址。...分半座令坐之意。分座席之半与他人并坐,表示受者与自己有同等之地位。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一载,释尊分半座与摩诃迦叶...(譬喻)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也。八十华严经十三曰:众生流转爱欲海。四十华严经六曰:破烦恼山,竭爱欲海。...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2005年前还没有对佛具备正信,直到2005五一期间,才体会到佛陀的教诲真实不虚,地藏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之前,也...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几乎没有皱纹,是象征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萨圣像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恭敬中求的,如果我们见到佛像就如同见到真佛一样,极其恭敬虔...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师得到社会大众的敬仰,甚至在说法时也完全以社会的形态来教育...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人是血肉之躯,和心爱的人分离时,难免会心生忧苦、潸然泪下,...
一、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能变成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
一天,明心居士送佛经来到一寺庙,与众结缘,时有一穷汉经常到寺庙,看有可吃否。穷汉见此情景便向居士发问。 穷汉...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说不出究竟什么原因,即使能真正说出原因...
宝公大士《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释氏稽古略》 | 下篇:梁高祖萧衍《释氏稽古略》 |
【不住无尽】 p0328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不住无尽者:谓得圆满无尽增上究竟佛果;而不安住何者起化。为饶...
方广
睡眠
月光摩尼
发光地
大唐开元释教广品历章
火涂道
内五股印
一相三昧
永寿寺
分座
爱欲海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推荐】老鼠托梦昭示邪淫之报

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不服气的修行者
圣严法师《超越别离的痛苦》

成为一棵大树的五个条件

一句经文以令我等获福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