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半座令坐之意。分座席之半与他人并坐,表示受者与自己有同等之地位。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一载,释尊分半座与摩诃迦叶;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载,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尊。又于禅林之中,首座代替住持而接化,升座说法,称为分座说法。[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参阅“半座”1593) p132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王所作谛思善顺仪则】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王所作谛思善顺仪则?谓有国王,性能究察,能审究察,性...(术语)法华经化城喻品明大通智胜佛出世久远之劫量也。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日本天台宗寺。山号关山,又称平泉寺。位于岩手县西磐井郡平泉町。古为圆仁草创,清和天皇赐号“中尊寺”。全寺计有...凡五卷,或十卷。唐代道邑述。又作成唯识论蕴、成唯识论述记义蕴记、成唯识论述记义蕴、成唯识论疏义蕴、唯识义蕴。...(杂语)Nakhapaśyāmi,比丘答猎者之辞也。有部毗奈耶二十八曰:若猎者云:我不疲倦,我问走鹿。即应先可自观指甲...(名数)唐善导,就净土之行而分正行,杂行,各立五种。五种杂行即非五正行...(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八品之名。法华之终,普贤菩萨由东方来,于末世之行者劝发法华也。...(书名)又曰天亲摄论。五摄论之一。谓世亲所著之无著摄论,释论也。有三译,陈真谛译十五卷,曰摄大乘论释。隋笈多...【堪达阿罗汉】 p1185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五、堪能通达。谓成就如是软根;堪能不退,能练诸根,及能发起胜品功德。...【体比量】 p1467 瑜伽十五卷十一页云:体比量者:谓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余...摩诃衍有法与义,所言义者,则有三种: 一者、体大 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二者、相大 谓如来藏具...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瞋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杀生,或不与取,或欲邪行,或虚诳语,或粗恶语,或离间语,或杂秽...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 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一股勇气,都能打起精神来与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拼搏。一旦离...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灭恶的功德? 我们来看佛陀对阿难尊者的告诫和开示: 阿难!若...
海青,《佛光大辞典》解释得非常全面,对于我们增广见闻很有好处,今引用如下: 乃宽袍大袖之唐装,为我国佛门缁素...一、 叹无常,叹无常,一叹无常好凄凉; 为名苦,为利忙,用尽机关不久长。 争名名上死,夺利利中亡; 利数名场客,...神通,根据佛经上讲,有妖通、报通、证通。证通就是一般说修仙法的那种通,或者是修佛法的那种证。当你业障消除殆尽...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本来是对的!要往生,本来就是要万缘放下,一心...临近清明时节,本焕长老静静地走了。 坊间传说,本老曾言:我不走,谁也推不走;我要走,谁也拦不住。幻生幻灭了无...
分座
【佛光大辞典】
上篇:分段轮回 | 下篇:分喻 |
【神境通】 p0934 杂集论十四卷二页云:神境通者:谓依止静虑,于种种神变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
王所作谛思善顺仪则
三千尘点劫
中尊寺
成唯识论义蕴
纳婆钵奢弭
五种杂行
普贤菩萨劝发品
世亲摄论
堪达阿罗汉
体比量
三大(二)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地藏菩萨能让你一切烦恼皆得消灭

无念、无相、无住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皈依后在家人就可以穿海青了吗
罗状元十叹无常歌
神通不是辨别正法与邪法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