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abda-vidyā。音译摄拖苾驮。为印度五明之一。指文字、音韵及语法之学。有关其要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概...因明用语。非有,全无、遍无之意。因明中,宗异品全部均不具有“能立法”,称为异品非有。例如佛弟子对声生论师立“...指虚妄分别之心。即杂染虚假,生灭转变之心。即指能生起善恶业之妄识。大乘起信论所举之四种薰习中,即有“妄心薰习...又作后光、光焰、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光背可分为头光与举身光二种:(一)头光,本指发...(杂名)又名西净、东净、东司、雪隐、后架、起止处等。释氏要览下曰:释名云:厕,杂也,或云溷。溷,浊也,或云圊...【等持】 定的别名,意思是平等持心,心住一境,平等维持。...指以无病、知足、善友、涅槃四事阐说无上幸福之偈颂。据大庄严论经卷二载,有一优婆塞,因受他人之讥而伤感自己为最...(一)位于浙江杭县。又称中峰寺,古称天竺寺。座落于稽留峰北侧,隋开皇年间(581~600)肇建,晚唐为禅僧修静之所,...领纳受得戒体之谓。戒体系发自受戒者之心中,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 p4276...(杂语)心地观经二曰: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七杂染】 p0051 辩中边论上卷五页云:七杂染者。谓七种因。一、颠倒因。谓无明。二、牵引因。谓行。三、将导...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
编者按:值上传下印上人示寂百日,传印长老嗣法门人并侍者性然法师将长老晚年事迹及往生过程详尽口述,并由宗性法师...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根,宿昔罪障今悉消灭,故得超度。 问: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根,...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出家师父。今天我们来到的这个寺院叫做圆通禅林,俗称又叫望海...
内功, 是自修, 外功, 是广行种种方便。如周急济困, 拯灾救难等, 谓之助道, 此须按己力之所能。若无其力, 或以言指迷...【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丘不久。当时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名叫夜输的贵族子弟,颜貌端正...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们不远,那更贴近地说,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念头里面。诸佛如来...
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个是远路。而《法华经》不是,注意啊!法华经说一个人改变...
神境通
【法相辞典】
【神境通】 p0934 杂集论十四卷二页云:神境通者:谓依止静虑,于种种神变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种种神变威德具足者:谓变一为多等、种种神变、自在具足。
上篇:纯共自利利他 | 下篇:神境智通能办二事 |
又作克期取证。克期,即限定期日之意。如结夏安居之时,限定期日,修行办道,以期证得佛果。据圆觉经载,若无有他事...
声明
异品非有
妄心
光背
厕
等持
四第一偈
永祚寺
纳得
一切男女我父母
七杂染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性然法师:恩师传印上人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超度常识问答简选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不可代人诵经念佛而图名利
佛教小常识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