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径山云峰和上。师名妙高。句之长溪人。父讳鼒家。世业儒。母阮。梦池上婴儿合爪坐莲华心手捧得之。觉而生师。因名梦池。神采秀彻。嗜书力学。尤耽释典。固请学出世法。父母以梦故不定夺。俾从吴中云梦泽公受具戒。师锐意求道。首参痴绝冲。冲曰。此儿语纚纚有绪。吾宗瑚琏也。寻又见无准于径山。准尤器爱。拟以侍职处。师叹曰。怀安败名。吾不遍参诸方不止也。遂之育王见偃溪。即请入侍室。掌职藏钥。一日溪举。譬如牛过窗棂。头角四蹄俱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师划然有省。答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偃溪可之。会师迁南屏。携师与俱。寻住南兴大芦。遂为嫡嗣。迁保安江阴教忠霅川何山。云衲四来。三堂皆溢。蒋山虚次直指佥议无以易师。朝旨从之。历十有三载。众逾五百。德祐乙亥年。被兵革。军士有迫师求金者。师曰。此但有寺有僧。无金与汝。俄以刃拟师。师延颈曰。欲杀即杀。吾头非汝砺刀石。辞气雍容了无怖畏。军士感动掷刃去。丞相伯颜公见师加敬。舍牛百斋粮五百。寺赖以济。颜公又戒诸将。此老非常人比。宜异目待之。以故寺得无恙。至元庚辰。双径延请。师恳辞再三。乃前寺罹回禄。草创才什一。师悉力兴建。且捐衣盂自为僧堂众寮。不十年悉复旧观。戊子春。魔事忽作教徒谮毁禅宗。师闻之叹曰。此宗门大事。吾当忍死以争之。遂拉一二同列趋京。有旨大集教禅廷辨。上问禅以何为宗。师奏。净智妙圆体本空寂。非见闻觉知思虑分别所能到。宣问再三。师历举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达磨诸祖南能北秀。德山临济棒喝因缘。大抵教是佛语。禅是佛心。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趣最上乘。孰过于禅。词指明辩余二千言。又宣进榻前与仙林。诸教徒返复论难。林问。禅宗得法几人。师云。从上佛祖天下老和上。尽恒河沙莫穷其数。林云。只这是谁。师云。含元殿上更觅长安。又问。如何是禅。师打一圆相。林不省。师曰。只这一圈透不过。说甚千经万论。林辞屈。上大说。众喙乃熄。禅宗按堵如初。陛辞南归。示众云。我本深藏岩窦。隐遁过时。不谓日照天临。难逃至化。又云。衲帔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径山轮奂甫备。延燎复尽。师谓众曰。吾负此山债耳。遂竭力再建。汇殿坡为池。他屋皆易置佳处。五年而成。癸巳六月初。小参训饬学者。十七日书偈而逝。师生于嘉定己卯二月十七日。寿七十五。腊五十九。葬于寺西之居顶庵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人名)Prabhākaramitra,三藏法师名。续高僧传三曰:波罗颇迦罗蜜多罗,此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受支差别】 p0728 瑜伽九卷二十页云:乐受云何?谓顺乐诸根境界为缘所生适悦受受所摄。苦受云何?谓顺苦二为...亦名:掉臂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掉臂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不惭掉臂,如王长者。比丘举过,...(术语)异之原因。别途之原因。遗教经曰:集实是因,更无异因。...声闻缘觉行人虽然已经证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但是因为还有三事的残余,所以不是真正的无余,三余者,烦恼余、业余、果...(术语)言一切妄想都断尽之人也。碧岩四十一则曰:赵州问投子: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种电钞曰:大死底人者,心智俱...指古代印度佛寺之三种类别。古代印度佛寺就其所学,分为三类,或专学大乘,称为一向大乘寺;或专学小乘,称为一向小...(术语)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见至】 p0638 显扬三卷十页云:四、见至。卽随法行,已见圣谛。 二解 大毗婆沙论五十四卷八页云:问:何...【五法性摄三身】 p0281 成唯识论十卷十六页云:有义、初一摄自性身。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说佛法身,无生灭故。说...【究磨罗浮多】 应法师云:是彼八岁已上,乃至未娶之者总名。...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经验影像),五行引起(未来事实)。梦之起作用者,乃独头意识,...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其实世界本来就是那个样子,每个人的本来也就是那个样子。当我...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修伽,拥有无量的财宝,娶了一位望族的女子为妻,并时常...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不会出交通事故,警察也不会找我们的麻烦;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布施。比如从事慈善事业,担任社会义工,利用一点...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们从心理的念头到行为是大打折扣的,我们权且不说不信佛的人,...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意思,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就被这个色受想行识身心的虚幻的境...
杭州径山云峰和上《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大元帝师癹思八《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真觉国师《佛祖历代通载》 |
(术语)百者,举大数也。非者,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涅槃经二十一曰: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中略)...
波颇
受支差别
掉臂行白衣舍戒缘起
异因
三余
大死底人
天竺三寺
禅定
见至
五法性摄三身
究磨罗浮多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持戒的方法次第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