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显禅师。字隐之。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于遂州李氏。幼精锐。读书知要。下笔敏速。然雅志丘壑。父母不能夺。依益州普安院仁铣为师落发受具。出蜀浮沉荆渚间。历年尝典宾大阳。与客论赵州宗旨。客曰。法眼禅师尝邂逅觉铁觜于金陵。觉赵州侍者也。号称明眼。问曰。赵州柏树子因缘记得不。觉曰。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法眼曰。真狮子窟中来。觉公言无此语。而法眼肯之。其旨安在。显曰。宗门抑扬那有规辙乎。时有苦行名韩大伯者。貌寒 侍其旁辄匿笑去。客退显数之曰。我偶客语。尔乃敢。慢笑。笑何事。对曰。笑知客智眼未正择法不明。显曰。岂有说乎。对以偈曰。一兔横身当古道。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显阴异之。结以为友。北游至复州北塔。祚公香林之嫡孠云门之孙也。祚远皆蜀人。知见高莫能觏其机。显俊迈。祚爱之。遂留五年。尽得其道。显与学士曾公会厚善。相值淮南。问显。何之。曰将造钱唐绝西兴登台雁。曾曰。灵隐天下胜处。珊禅师吾故人。以书荐显。显至灵隐。三年陆沈众中。俄曾公奉使浙西访显于灵隐。无识之者。堂僧千余人使吏检床历。物色求之。乃至。曾问向所附书。显袖纳之。曰公意勤。然行脚人非督邮也(一曰然行脚人于世无求敢希荐达)曾公大笑。珊公以是奇之。吴中翠峰虚席举。显出世开法日顾视大众曰。若论本分相见。不必高升此座。乃以手指曰。诸人随山僧手看无量佛土一时现前。各各子细观瞻。其或涯涘未分。不免拖泥带水。于是登座。又环顾大众曰。人天普集。合发明何事岂可互分宾主驰骋问答。便当宗乘去。广大门风威德自在。辉腾今古把定乾坤。千圣只言自知。五乘莫能建立。所以声前悟旨。犹迷顾鉴之端。言下知归。尚昧识情之表。诸人要识真实相为么。但得上无攀仰。下绝己躬。自然常光现前。个个壁立千仞。还辩明得也无。未辩辩取。未明明取。既辩明得。便能截生死流踞佛祖位。妙圆超悟正在此时。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后迁明之雪窦。宗风大振。天下龙蟠凤逸。衲子争集。号云门中兴。尝经行植杖。众衲绕之忽问曰。有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曰体露金风。云门答者僧耶。为解说耶。有宗上座曰。待老汉有悟处即说。显孰视惊曰。非韩大伯乎。曰老汉瞥地也。于是令挝鼓众集显曰。今日雪窦宗上座。乃是昔年大阳韩大伯具大知见。晦迹韬光。欲得发扬宗风。幸愿特升此座。宗遂升座。僧问。剑未出匣时如何。曰神光射斗牛。问出匣后如何。曰千兵易得一将难求。僧退。宗乃曰。宝剑未出匣。神光射斗牛。千兵虽易得。一将实难求。便下座。一众大惊。师敷扬宗旨。妙语遍丛林。皇祐四年六月十日沐浴罢。整衣侧卧而化。阅世七十二。坐五十夏。建塔山中。得法上首。天衣义怀禅师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五代僧。台州(浙江天台)人。天台宗第十四祖。从元琇受业,潜修天台十乘三观之法,日夜不懈。未久,继元琇之后住持...【无明缘行四句分别】 p1088 瑜伽十卷十一页云:问: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答:...【对治修】 p1291 瑜伽六十七卷二页云:云何对治修?谓于厌患对治,或断对治,或持对治,或远分对治,作意思惟,诸...【论圆满】 p1329 瑜伽八十卷十六页云:云何由五种相,名论圆满?谓若由此相宣说,若是宣说,若所宣说,若如是宣说...(术语)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为等觉。往生论注...(术语)诸法分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之三聚,非色非心聚谓为非二聚。成实论之法相也。...又作非常观。观法之一种。观一切万物之变化无有常法,称为无常观。此观法乃入佛门第一要门,古来先圣多以此为发菩提...(术语)宗义之实体也。又因明之宗法有宗体宗依之别。...【一切有为法】 泛指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原意作‘...(名数)于变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分之果,而生后之三种也。一,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禅宗公案名。又作赵州东西南北。赵州从谂就僧所问,以东、西、南、北四门答之。碧岩录第九则(大四八·一四九上):...(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时候,总希望天天都不要离开老法师,尤其看到她年龄那么大了,...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为是对三世诸佛、缘觉阿罗汉、三世圣者产生恶心的缘故,将会成...一直以来有善士发短信、邮件和打电话表示愿意供养我,向我要银行账号。我很感恩,也很感动,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特...问: 印祖多次开示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人不能随其学佛,身边亲友又不具备助念的条件,是不是平日念佛...有一天,在禅堂里面,忽然发现一个小偷偷东西,在禅堂这么一个清静的地方是不可以原谅的,并且大家都知道是谁,就齐...
问曰,念佛之门,多承开导,群疑尽释,正信现前矣。但上文所谓抖擞身心,拨弃世事。今世网中人,间有境缘顺便,身意...
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法。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个立场的不同?很多人还是在我见的立...
释迦牟尼佛每一次讲法,都是总持法。后来阿难结集经典,从如是我闻到欢喜信受,一部经典讲完了以后一定会有人现场受...
雪窦显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大觉怀琏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华严道隆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名数)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动尊印明,三如来钩印明,四善通印明,五金刚甲胄印明。见大日经,略摄念随行法。...
清竦
无明缘行四句分别
对治修
论圆满
等觉
非二聚
无常观
宗体
一切有为法
四种变易
赵州四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每天都给自己一个检验
轻毁出家人会成熟极重恶报
最殊胜、最有效果的供养
临终无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东流
慈悲的驯服场

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

为何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