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青城香林院澄远禅师示寂。师生西川汉州绵竹县上官氏。法嗣云门偃禅师。初住西川导江县迎祥寺天王院。时谓水精宫僧问。美味醍醐因甚变成毒药。曰导江纸。问见色便见心时如何。曰适来什么处去来。问心镜俱亡时如何。曰开眼坐睡。师复住香林。僧问。北斗里藏身意旨如何。曰月似弯弓少雨多风。问如何是室内一灯。曰三人证龟成鳖。问如何是衲衣下事。曰腊月火烧山。问大众云集请师施设。曰三不待两。问如何是学人时中事。曰恰恰如何是玄。曰今日来明日去。问如何是玄中玄。曰长连床上(余如传灯)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契合众生的根机,又契合真理的经文,即佛经。...(术语)欲赞叹任何之功德,先假举一大功德,使知其分量,而后以之况知其他功德之更大也。天台嘉祥谓之格量叹,慈恩...【于断遮止】 p0748 集异门论二卷十六页云:于断遮止者:如有一类,为断不善法,为圆满善法;勇猛精进,炽然爱...(杂语)谓上于尊长恭敬供养,下于一切慈愍爱念也。观无量寿经所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即其...(术语)入寂灭也。梵语涅槃,一译寂灭。离烦恼云寂,绝生死之苦果曰灭。故证果人之死,名为入寂。...(名数)惑业苦之三道,轮转无究,故曰轮。...(一)指华严经卷五十七离世间品所说之十种佛身。(参阅“十身”440) (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之十佛。即:(一)东方不动...子题:能诃之人唯是、所诃之法通是通非、非人来诃住即是非、如人来诃住即是是、应止羯磨、止羯磨、不应止羯磨、得诃...梵语 catasro duhkhatāh,巴利语 catasso dukkhatā。有三解:(一)指人间四种苦,据南本涅槃经卷十一、阿毗达磨杂...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有缘事,须举手遮招触者。”(含注戒本卷中·三○·九)...(术语)真言宗略普贤之十大愿而为五悔。又,除劝请加发愿而为五悔。...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苦。但是如何离苦呢? 佛法中的四圣谛-苦、集、灭、道,是转...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向之差异,若心执着今日不死,必将为现世生活的长久安稳,而作...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的净愿门。 在论典里面也讲过,菩萨呢,如果见到佛国净土,如...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嗔,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再来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有为、不空、有种种念,而造作在理上来讲就是不造作,理上...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只和少数众生有所关系。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总是喜爱一些...
青城香林院澄远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沙门赞宁《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南安岩尊者《佛祖历代通载》 |
(一)梵语 caturānanda。即欢喜(梵 ānanda)、胜欢喜(梵 paramānanda)、离欢喜(梵 viramānanda)、俱生欢喜...
契经
校量叹
于断遮止
敬上慈下
入寂
三轮
十佛
诃不止羯磨
四苦
搏他比丘戒开缘
真言五悔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欲修净土佛国者,当发大愿
圣严法师《瞋心与慈心》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