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鹅湖大义禅师者。衢州须江人也。姓徐氏。李翱尝问师。大悲用千手眼作么。师云。今上用公作么。有一僧乞置塔。李尚书问云。教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么生。无对。僧却来问师。师云。他得大阐提。上诏入内。于麟德殿论议。有一法师。问。如何是四谛。师云。圣上一帝。三帝何在。又问。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土凭何而立禅。师云。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法师云。如何是禅。师以手点空。法师无对。帝云。法师讲无穷经论。只这一点尚不奈何。师却问诸硕德曰。行住坐卧毕竟以何为道。有对曰。知者是道。师曰。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安得知者是道乎。有对。无分别是道。师曰。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安得无分别是道乎。有对。四禅八定是道。师曰。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安在四禅八定是道邪。众皆杜口。师又举。顺帝问尸利禅师。大师众生如何见性成佛。尸利云。佛性犹如水中月。可见不可取。因谓帝曰。佛性非见必见。水中月如何攫取。帝乃问。何者是佛性。师对曰。不离陛下所问。帝默契真宗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物名)以纸或绢所造之花也,得以供佛。寄归传四曰:冬景片时或容阙乏,剪诸缯彩坌以名香,设在尊前,斯实佳也。...【诸缘起支流转道理】 p1356 瑜伽五十六卷十五页云:当知此中,因、名缘起,果、名缘生。此无明随眠不断有故;彼无...《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代开皇七年到十一年(587~591),阇那崛多译,僧昙、费长房、刘平等笔受。原有彦琼制序,今...(异类)Mahābhāga,龙王名。见慧琳音义十二。...【自受用身土】 p0600 佛地经论一卷九页云: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为...(1118~1190)日本歌僧(为专事创作或歌咏和歌之僧)。俗姓佐藤。法号圆位。为俵藤太秀乡之后,鸟羽上皇敕任为左卫...(术语)就相言,曰本觉。就体言,曰真如。又本觉为能证之智,真如为所证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来之全体也。...乃修定三障之一。修定之障碍有三种,境界逼迫障,谓行者欲修禅定,然于身有逼迫之事,如身体病痛;或于境有逼迫之事...又作烧香偈、烧香回向文。于佛前上香时所唱之偈文。礼佛仪式(卍续一二九·一一八上):“(礼敬赞德,先须至于香台...(物名)坐禅时安手或靠身之器也。上头穿小圆孔,此名向上一窍。盖此穴贯索,缚着绳床背后之横绳,使板面斜,以靠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的境所皈依的三宝有几种三宝。 住持三宝:一、佛宝形像塔庙;...
男人工作强度较大,应酬又多,容易饮食不节,透支身体过度。因此成为胃病的高发人群。想要养好自己的胃,要改掉以下...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关照。 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讲的,重点是为什么嚼得菜根香?因为欲望很少,欲望少口味就淡...「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善变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现代人如何能关心别人而不束缚他? 如...
我们常常讲五福临门: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康宁,第四是攸好德,第五是考终命。那五福里面尤其是攸好德,...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我们来看: 唐僧昙韵,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
与我们所认为的恰恰相反,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洁的。作为食腐动物,鱼在食物链中占有很...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太尉中书令韦皋《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寒山子《佛祖历代通载》 |
由秉圣法所发得无作之戒体,其势用念念倍增,防非止恶,遂生未来善果者,称为戒肥。反之,如其势用渐衰损,终至失戒...
念佛往生愿
造花
诸缘起支流转道理
佛本行集经
摩诃婆伽
自受用身土
西行
本觉真如
境界逼迫障
香偈
禅版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有胃病的人,应先改掉以下恶习

生起厌离心,净业才容易成功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圣严法师:多情须讲理

善能获五福,恶能感六极

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