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三藏求那跋摩。初让国出家。解四阿含。精贯三藏诵数百万言。属国诸王皆从之禀受归戒。每谓诸王曰。道在精通。遇缘即应但依慈悲。勿故发害意足矣。游阇婆国。其王欲出家事跋摩。群臣固请不可。乃令国中曰。若率土奉大和尚归戒。勿杀害赈给贫乏。即从尔请。于是群臣士民稽首遵命。朝廷雅闻其名。沙门惠观等白于文帝。请遣使致之。有诏交州刺史津遣。沙门道冲等航海邀之。冲至跋摩欣然附舶抵广。诏听乘驿诣阙。道由始兴。爱其山类灵鹫。为留周期。寺有宝月殿。跋摩于东壁戏作定光儒童布发像。极妙。夜辄有光。尝在定累日不出寺僧遣沙弥候之。见白狮子仰蹑柱而戏弥空皆青莲花沙弥惊走大呼。寺僧争至。豁无所有。至金陵引对。帝迓劳殊勤。因从容问曰。寡人每欲持斋。以身应物不获所愿。法师远来。陋邦之幸。何以教寡人。对曰。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不由人。且帝王所修与匹夫异。匹夫身贱名微。言今不威。倘不克己苦节。何以为用。帝王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庶咸悦。布一善政则人臣以和。刑不夭命。役不劳力。则风雨时若寒暑应节。百谷滋繁桑柘郁茂。以此为持斋。不杀亦大矣。安在辄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然后为弘济耶。帝抚几叹曰。俗迷远理。僧滞近教。如法师之言。可与论天人际矣。命居只桓寺。讲法华并十地品。帝率公卿日集座下。法席之盛前此未闻也。摩即于寺译菩萨善戒经等十八卷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指心神死灭与否之言论,即佛教徒与反佛教徒之间,有关心神灵魂死灭与否之论争。盛行于南北朝时代。昔东晋慧远作沙门...又名懈慢国,此国位于我们此世界的西方十二亿那由他之处,正好是去极乐世界的中途,生活在那里的人,因贪恋其国土的...为密教中,位列于阿阇梨所传曼荼罗金刚部院中之金刚。于胎藏图像中,称为赤身金刚,侍于金刚萨埵之下。其形像呈裸体...戒本疏·三十舍堕法:“问:‘长衣开忘,此离开不?’答:‘亦如两望。必勤奉持,忘非可学;夜忽忆得,取会无缘;明...迦罗育,梵名 Kālā?oka。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难陀王朝(梵 Nanda)之始祖。又作迦罗阿育王、迦罗由伽王、阿须王。...【七种清净】 p0057 瑜伽九十四卷十五页云:云何名为七种清净?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见清净,四、度疑...(人名)唐中大云寺圆晖,研精性相。特深于俱舍一门。光宝二师后,有此人。作俱舍论颂疏,天下珍之。见宋高僧传五。...是说横截三界五趣生死之流,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十种随眠,总称二惑,谓之见思二惑,亦名见所断惑,修所断惑。谓见惑见道所断,思惑修道所断也。 一、见惑 谓...受持佛戒,便等于进入了佛菩萨的法位。...净土家依善导观无量寿经疏序分义所载,谓佛陀说观无量寿经前之诸教法为“化前”。天台宗则谓佛陀说法华经前之诸教法...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百丈禅师修道。在百丈禅师门下,他仅仅是为僧众做饭的典座。多...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重。如果事事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对自己有什...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有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们什么都不执着,三轮体空去布施,这个...我受单位派遣,去拜会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总。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老总的办公室既不大气也不古朴,墙面上悬挂的并...问: 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学佛就是为...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里边,无一例外都会有一个天王殿,天王殿的背面供的就是韦驮...
天竺三藏求那跋摩《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道生法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佛祖历代通载》 |
(术语)又言无所得,空之异名也。楞严经上曰:安然得无所有。佛藏经一曰:忆念分别无所有法,或说断常,或说有作,...
心灭不灭论
懈慢界
赤体金刚
离衣宿戒开忘
迦罗育王
七种清净
圆晖
横截
见思二惑
受戒入位
化前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始信参禅输懒惰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半根手指
大安法师:念佛要念六字还是四字

佛法就在魔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