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道者。仁和人。弃家作道者。建小庵专意念佛。欲焚身代一切受苦众生供养诸佛。久之有朱藤三窠生卧榻前。谓众曰。此藤若焦我当西去。临终半月。集众念佛。至于万人。焚身前一夕。其地忽有光明金色。高半尺许。以手掬之随浮掌上。又谓众曰。我焚身时。必有紫云青云从东北过西南。是我往生之相。乃四面发炬。端坐其中。果有二色云瑞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禅林用语。又作封后先生。意即伶俐汉。封后,为上古之人,黄帝尝于梦中见之,后乃求之为宰相;禅林中,转指能契机入...梵名 Buddhāvatajsaka-mahāvaipulya-sūtra。又称华严经、杂华经。乃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我国华严宗即依据本经,立...谓以随顺风向而吹火之便易,比喻教导学人时,应察其根机之所向而用相应之方法。碧岩录第二十六则(大四八·一六七中...诸佛菩萨在因地时所建立的根本誓约。...谓诸法依因缘而生。佛教之基本教义谓,凡依缘起法则所生者,皆了无自性、自体,乃变化无常者;无常即是苦。此诸法因...(衣服)僧伽梨之异名。以重着郁多罗僧上故也。...【三住中断二障粗重】 p0218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一页云:又由如是所说十二诸菩萨住,经三无数大劫时量,能断一切烦恼...中国佛教古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相传唐太宗为悼念征辽阵亡将士,于贞观十九年(645)诏令修建,武则...巴利名 Samantapāsādikā。凡十八卷。南齐僧伽跋陀罗译。又称善见论、毗婆沙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书为小...(术语)须陀洹分因果之二位。自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间向须陀洹果之因位,称为须陀洹向。...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萨修行之过程分为五十二阶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属于“住位”,称为十住,即:...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是最稳当最方便易行的法门。念佛可横超三界苦海,往生西方极乐...「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关怀」是指单向对别人付出关心,不一定能够包容;如果能进...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法师答∶ 看国家对教育的政策怎么样,还是要给孩子一个正规的...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丽,像秋月般清明柔和,人见人爱;人们心中若有烦恼,一见到她...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了。我们过去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基本上人类文化过去是无形中...
倪道《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童行《佛祖统纪》 | 下篇:释文慧《佛祖统纪》 |
(名数)九相之随一,其疱相有六疱。...
风后先生
大方广佛华严经
因风吹火
本誓
诸法因缘生
重复衣
三住中断二障粗重
法源寺
善见律毗娑沙
须陀洹向
十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念佛之现实利益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光明皇后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