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居常熟兴福。造丈六弥陀像。得县令梅汝能。施财籹采。即集众讽经念佛。陈白恸哭。辞佛归卧房。书偈坐亡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仪式)诵经,称佛名,音声之佛事也。天台维摩经疏二曰:若耳根偏利,即声为佛事。...子题:种子不净、依处不净、当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生处不净、生熟二藏、生藏、熟藏、自性不净、三十六物 ...单,指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单传心印之禅宗;复,指禅宗以外各宗所施设之一切法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大三...悉昙字 (vaj)。为密教金刚界大日如来之种子。即显示大日如来智法身之真实智,表示一切诸法之根源、万法聚集之本体...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最上最高之定。三昧,为梵语 samādhi 之音译,意译为定,即心住于一境而不妄动之状态。幢,...梵名 Dharmaguptaka-bhiksu-prātimoksa-sūtra。全一卷。后秦佛陀耶舍译。又称四分戒本、四分律戒本、四分律僧戒本...(杂语)为佛法修行而就师为弟子者。...【无贪迹及无瞋迹】 p1085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一、无贪迹。谓能持尸罗蕴法义,故名迹。若未受者、令进受;若已受者...(蜀名)食人鬼之所住处。在大海之中。法华经普门品曰: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名数)八髻文殊之使者,一光网童子,二地慧童子,三无垢光童子,四不思慧童子,五召请童子,六髻设尼童子。七救护...(1091~1162)宋代曹洞宗僧。和州(安徽和县)人,俗姓孙。自号大休,世称大休禅师。十六岁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问: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些恶业最终会怎么样呢? 大安法师答: 首先须了解何谓恶业。恶...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民初的时期,有一山西商人,生意做得很大,财产很多,可是这人...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些疑惑。 一、极乐世界这么清...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延续呢?如果有,是怎样延续的呢?如果没有,能否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呢?如今,很多人对这个...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疾病,甚至于劝人不要去看病,说:佛是大医王,念佛就不会生病...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2533名45至60岁的健康男性及女性,统计了他们的蔬果摄取量。13年之后,研究人员依照摄取量将他们...
道生《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有开《佛祖统纪》 | 下篇:若观《佛祖统纪》 |
(术语)声闻缘觉乘欣乐涅槃寂灭之种性也。二教论曰:寂种之人,膏肓之病,医王拱手。...
声佛事
不净观
单复
悉昙字vaj
妙幢相三昧
四分僧戒本
法弟
无贪迹及无瞋迹
罗刹国
文殊八大童子
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往生到极乐后,恶业最终会怎么样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凡夫念佛十疑

成佛的七种功德

不知生,焉知死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