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炫。并州人。初念慈氏期生内院。年九十遇绰禅师闻净土之法。始回心焉。早暮礼佛千拜念佛万声。三年有疾。谓弟子曰。阿弥陀佛授我香衣。观音势至示我宝手。吾其去矣。既终七日异香不散。时启芳圆果二师目击斯事。乃于悟真寺观音像前。折杨枝置像手。誓曰。芳等若于净土有缘。当使七日不萎。至期枝益茂。芳果庆抃。昼夜观念不舍。数月忽觉临七宝池入大宝帐。见佛及二大士坐宝华台光明辉映。芳果前作礼。佛告之曰。汝念我名皆生我国。又见宝幡珠网。有梵僧御宝车中。谓曰。吾法藏也。故来迎汝。芳果忽觉乘车前迈。又闻释迦佛文殊菩萨以梵音声称赞净土。宝殿之中有宝阶三道。第一道纯是白衣。第二道僧俗相半。第三道唯是僧辈。佛指谓芳曰。此皆阎浮提念佛之人得生此土也。后五日二人无病忽闻钟声。芳果曰。钟声我辈事也。当时俱即化去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杂语)Subhāśita,译曰妙语。大众诵经终之言词也。寄归传四曰:经了之时,大众皆云苏婆师多,苏即是妙,婆师多...梵语 bhiksu(比丘)之意译。因比丘必得入于涅槃,而令魔王及魔人民怖畏,故称怖魔。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上...(术语)七善根中忍法之位也。【又】总谓证真理之位,忍者心住于真理而不动也。【又】仁王经所说五忍之位也。宋高僧...【瑜伽师地论释】 最胜子等造,玄奘译。又称《瑜伽论释》。为《瑜伽师地论》最古的注疏。最胜子为北印度人,是护法...(术语)衍者,梵语摩诃衍Mahāyāna之略。译曰大乘。门者部门。对小乘谓大乘云衍门。文句记一上曰:古人唯知衍门一...【无明邪行殊胜】 p10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六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邪行殊胜?世尊告曰:彼四无明、于诸谛...摩罗,梵名 Malla,巴利名同。为佛陀时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又作末罗国、满罗国、跋罗国、末牢国、末利国。意译力士...【烦恼不净】 p1192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烦恼不净?谓三界中所有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一切名...(术语)不与他共通,但属自己之相状,所谓特性也。...谓诸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归佛法僧。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齐是名曰邬波索...(术语)普持诵曼荼罗海之诸尊真言也。大疏八曰:然后住瑜伽座,以五轮字持身,首置百光遍照王,以无垢眼观自心华台...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句此处的摄心?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已经把如何摄心告诉我们了...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工作,你的心里思念地藏菩萨或者缘念三宝,这能做得到。你把念...网络学习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体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1、只学不修不证...问: 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一个人如果把明意识、潜意识里面所有的妄念,包括微细的妄念完...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老子和庄子是放旷逍遥哲学家的代表。尤其庄子晓梦迷蝶的典故,一直是许多人不断探究的问题...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谓就是要提醒官员,你对待子女是什么态度,就应该对老百姓是什...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你心很细,容易入定。心粗得很、浮在面上的,想入定,那是...
《楞严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生灭心,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观察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在禅宗的传承当中我们看到一...
僧炫《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雄俊《佛祖统纪》 | 下篇:辩才《佛祖统纪》 |
亦名:羹饭等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若正须羹不须饭,须饭亦尔;或日时欲过;或命梵二难...
苏婆师多
怖魔
忍位
瑜伽师地论释
衍门
无明邪行殊胜
摩罗国
烦恼不净
不共相
邬波索迦
普门持诵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网络学佛的注意事项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心里的坟土早干了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耐烦有什么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