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初依远公为弟子。妙善讲说兼习禅业律身持戒为行尤精。义熙中新阳邑社有暴虎。居神庙树下。前后害民以百数。安游其村。居民皆早闭门。乃之树下禅坐。须臾虎负人至。见安惊喜跳伏。安乃为说法授戒。有顷而去。明旦居民见安。谓是神人。相率礼敬。因改神庙立寺宇。请安居之。左右田园并舍为寺业。尝欲画像须铜青虑不可致。忽梦一人跪床前云。此下有铜钟。寤即堀之果得二钟。取青成像。而以铜助远公铸佛。后不知所终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唐代僧。生卒年不详。贞观年间,住于长安弘法寺,勤修净业,弘扬净土法门。受道绰之影响,着手整理净土诸论著,而撰...指胜妙无过之功德。乃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八种佛功德之一。彼净土之上首以阿弥陀佛为最尊,其胜妙拔群,无有超过...为“异类无碍”之对称。指同类相似之事物,互相无碍。如火与火、地与地等互不相碍。(参阅“异类无碍”5160) p225...慧德处、实德处、舍德处、寂灭德处。慧德处是谓由于听闻正法而生出大智慧;实德处是谓有了大智慧才能见到真谛的空理...二断之一,三断之一。又作所缘断、离缚断。即断所缘之束缚。相对于“自性断”而言。所缘缚,系指被烦恼所缘之境束缚...(术语)Vipāka,译曰异熟。第八识之异名也。第八识为无记性,与业因之善性恶性相异而成熟者,故曰异熟识。唯识述...【三种真如】 p0182 佛地经论七卷二页云:或说三种。谓善不善无记真如。是此三法真实性故。...指断除淫欲之禅净修行。杂譬喻经(大四·五二九中):“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以是故言:‘若有人修禅净行,断...(术语)堪忍苦难也。南本涅槃经二十六曰:不惜身命,堪忍众难。俱舍论十八曰:众苦逼身,皆能堪忍。...指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之阿罗汉。以其为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故又称十八应真。经典中有十六罗汉之记载,而无十八...(术语)菩萨固意起假观,而认差别相,化益众生也。与从空出假观同。...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研究教理,比方说六祖大师是卖柴禾的,去一个大富长者家,有大...诸仁者!于彼远离贪欲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身根不缺。 二者、口业清净。 三者、心不散乱。 四者、得...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要起迷执,对一切境界我们都要能够全然地接受。你不接受,你抗...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的。过去祖师讲一念万年,一个念头放在那个地方就不动,坐在那...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的小山丘下住有五百位女众修行者。 佛陀度化五百修行女 初见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因此也会受到破坏,假如把什么都闷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会得忧...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释梵转...
法安《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慧恭《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讳慧远《佛祖统纪》 |
(名数)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三种:(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为常...
迦才
上首功德
同类无碍
四德处
缘缚断
毗播迦
三种真如
梵道
堪忍
十八罗汉
出假行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推荐】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远离贪欲获十种功德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五百彩女闻法记
化愤怒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