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恭。豫章丰城人。与僧光慧堪慧兰同志为学。光等学力不逮恭。而于净土系想则过之。兰谓恭曰。君虽力学博闻。岂不知。经云。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恭曰。学不可已。孰能未死。昧昧如痴哉。后七年兰等先逝去。时并有奇应。又五年恭病且笃。曰。大道沿洄何时可止。死生去来吾何归哉。于是叩头雨泣。誓心安养念不少间。忽见无量寿佛以金台前迎。恭乘其上。见兰等于台上光明中。而告之曰。长老受生已居上品。吾等不胜尉喜。但恨五浊淹延相依之晚耳。恭于是日告众欣然旧迅而灭。时义熙十一年也(庐山集有恭道人临终感应事)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三无性之一。就遍计所执而论空理者。妄心所计实我实法之相,名遍计所执性,此遍计所执性,体性都无,如龟毛...即左拳。释迦如来像有两胁士,左为表禅定之普贤菩萨,右为表智慧之文殊菩萨,因以智慧配于右,禅定配于左,故左拳即...起大慈大悲之心,普为无量之佛事,称为大悲;三密妙行等之行,称为万行。又以“拔苦”为大悲之义;而于“大悲”二字...又作无余灰断、焚身灰智。略称灰灭、灰断。即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亦即将身心悉归于空寂无为之涅槃界。...禅宗公案名。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对某僧之“如何是佛”一问所作之机缘语句。无门关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二九五...(术语)入密门登坛灌顶,即受金刚乘之名号。秘藏记钞五谓诸教皆谈假人实法,故于随他门报化二身现人体,若于法身自...梵名 Mahāyānābhidharma-samuccaya-vyākhyā。凡十六卷。安慧菩萨杂糅,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又称...指净土门祖师唐代善导所著五部之书,合计九卷。又称五部九帖,为净土门之重要典籍。即:(一)观无量寿经疏,四卷。(...【苦计为乐见】 p0847 大毗婆沙论八卷十四页云:若苦乐见,于五见,何见摄?何见所断?答:取劣法为胜,见取摄...(地名)梵Kukkuṭapada,迦叶尊者入定之山,在摩揭陀国。又曰狼迹山。西域记九曰:莫诃河东入大林,野行百余里,至...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了阿弥陀佛以后,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通常,一个办公室里总是有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工作,每个人各领其职,以分工的方式运作。分工并不等于互不往来,而是...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提心只是设定一个目标,在过程当中,我们要处理的是云何应住,...
我有个发小,非常有智慧,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句话,她说:不必占有,看看就好! 那时,我们都是刚刚毕业的...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一般人初发心修行,诵经、持咒、念佛时妄想多,这也是一个很...★切记!你不是为了得到而禅坐,而是为了舍弃。我们不是以欲望来禅坐,而是为了放下。如果你想要任何东西,你永远有...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 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 一、...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妻子姓汤,汤氏。 当时莲池大师的邻居,发生了相当多无常的事...
慧恭《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僧济《佛祖统纪》 | 下篇:法安《佛祖统纪》 |
(术语)自义无碍智起义无碍之言说也。于言说辩了之名。...
相无性
禅拳
大悲万行
灰身灭智
云门干屎橛
金刚名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五部九卷
苦计为乐见
鸡足山
无为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圣严法师《办公室哲学》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有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泰国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开示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