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有伦。四明王氏。受业于小溪寿圣。自号梓庵。久依草庵学。分座南湖讲道有旨。晚主月波。学徒说服。柏庭辈行皆北面受业。所居一室。未尝见其便溺。人皆异之。或问其故。拒而不答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杂语)明白之证据也。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上曰:逮于圣慧而造明证。顺正理论三十六曰:准此标释中足为明证。...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会,指说法之会座,即指佛陀说法时之集合而言。佛陀成道后最初之说法;或一部经最初说法之会合,均称为初会。 p279...五停心观之一。又称因缘观、缘性缘起观、观缘观。即观十二缘起之连环相续,系用以对治众生愚痴烦恼之观法。(参阅“...(杂名)又名西净、东净、东司、雪隐、后架、起止处等。释氏要览下曰:释名云:厕,杂也,或云溷。溷,浊也,或云圊...(名数)四解脱经之说。涂者,途之义。一、火途,地狱趣猛火所烧之处。二、血途,畜生趣互相食之处。三、刀途,饿鬼...(术语)过午时不食,谓午前中之食也。斋非就食体而云。就食时而云也。持比丘戒沙弥戒者勿论,持在家八斋戒者之食法...天台宗之判教中,以法华经所说一乘教为究竟真实之教;而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皆系为诠显唯一真实之教而方便假立者...指字、印、形三种之秘密身。依真言宗之教义,诸尊皆有三种身体:(一)字秘密身,系以文字为体,表佛功德之梵字。复分...禅林用语。又作厌良为贱。谓将良民强迫降格为贱民,或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于禅林,转谓强将人当作贱恶之人,亦即比...(杂名)佛菩萨身所发之光明也。...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本颂是印度的大论师天亲菩萨所作,虽然只有三十个偈颂,但是在唯识学整个修学的内涵当中,基本上本颂是占着一个非常...净土往生法门的宗旨就是信愿行,我们一定要在信愿行三个字上下功夫。首先谈信,什么叫信?信的内涵很深广,在《华严...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有染,没有爱,没有嗔,这就是出世法。 话头看得纯熟,对外边...
【原文】 汪舟次曰。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常即万恶淫为首一语思之。 世间恶业无穷。何至以淫为...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爱语,可以帮助我们摄化众生,广结善缘。一切众生,皆有我执,...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
太虚大师痛感早期佛教改革运动之失败,并为反击社会上认佛教为消极厌世的偏见,提出人生佛教的思想。相对以往重鬼神...修行不在其它,而在修心。如果要修心,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念头。了解念头以后,才能够透过念头找到心性。找到心性以后...
法师有伦《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道因《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法因《佛祖统纪》 |
(术语)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三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
明证
四念处
初会
缘起观
厕
三涂
斋食
法华一乘
三秘密身
压良为贱
身光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信是世间最稀缺的资源

路头若识得,生死当下休

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知真本有」要怎么去承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