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主净梵。母龚氏。梦佛光满室遂有娠。及生因名佛护。十岁从胜果师永忏主出家。常念阿弥陀佛。或问年少何为念佛。答曰。我欲往他方丈求挂搭去。年十八受具戒。即依超果湛师学。未久复往谒神悟。屡亲讲说大契夙心。元祐初主姑苏大慈。讲三大部十余过。余文称是。受业门生殆遍吴地。信人禀戒几满城邑。尝率二十七人修法华三昧。以二十八日为期。如此三会。感普贤大士授戒羯磨。至称净梵比丘。则洪音震响如撞巨钟。三昧将圆。有二僧作礼曰。今春到石桥礼圣迹。忽见空中散华异香非常。一僧遽曰。姑苏梵法主。期忏散华至此。语毕不见。因来瞻礼。长洲令黄公彦。刻记于石云。异哉师之道力。其与北京进法师。梦释迦授戒。南岳梦四十二人加羯磨法。异世同效。师制期忏规式。二浙至今行之。尝依谶译光明。别制忏仪。与众同修。感格屡见。禅观之处众见金甲神王跪于座前。后于一处期忏。见韦天按行忏室。行人有遭其点察者。辄障起而退。夜居西院。时暑酷热众不安卧。师方披三衣坐水阁上。忽风雪飞集凉气逼人。旦谓众曰。夏行冬令众皆叹仰。知为神龙翊卫变热为凉也。元符中梦黄衣请至冥府。王者迎就座。令吏检祥霭簿云。净梵比丘。屡经多劫长讲法华。王即起顶礼遣使送还。政和中太守应公婢。为崇所娆歌笑不休。请师施戒即刻神定。葛氏请师为亡夫施戒。即见夫恭敬于师绕座三匝称已得解脱。宣和初。郡守贾公。敬师高行。补为管内法主。建炎元年十月坐亡。阇维得舍利甚多。藏塔于横塘般若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又作降三世三摩耶会。三昧耶者,本誓之意。表降伏三界主大自在天之本誓,故有此称。...(名数)一,退法罗汉。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者。二,思法罗汉,惧将退失所得之证果,恒思自害而入无...【见至补特伽罗】 p0642 瑜伽二十六卷四页云:云何见至补特伽罗?谓卽随法行补特伽罗,于沙门果;得触证时;说...【不调伏死】 p0323 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不调伏死者:谓于过去世,不调不伏,有随眠行,展转随眠,世俗说言士夫...(杂语)巴利语翳迦三昧耶Ekaṃsamayaṃ之译语。在某时之义。诸经之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天台观经疏一,谓...(地名)又作垩醯掣呾逻,阿蓝车多罗Ahicchatra,中印度般阇罗国北部之大都会,在恒河之东,罽饶夷之北。小乘正量部...巴利语 nahāna-kotthaka。大众行洗浴之所。又作浴堂、温室(巴 jantāghara)、汤屋。五分律卷二十六载僧房设浴室...(术语)老成宿德之人。临济录曰:有一老宿参师。名义集一曰:体毗履,此云老宿,他毗利此云宿德。...【阇维】 或耶旬,正名茶毗。此云焚烧。西域记云:涅叠槃那,旧阇维,讹也。通慧音义云:亲问梵僧,未闻阇维之...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就破僧犯缘,理非可犯。必须具列,庶新学者知其教相。具五缘成:一、先明立邪三宝,二、行化...(一)位于浙江杭县。东晋咸和年间(326~334)沙门慧理创建。唐长庆四年(824),于此寺刻石壁法华经。据元稹所撰之...(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一》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
念佛理观与事修之应用: 一、惟念他佛──专注佛境──净土法门 二、惟念自佛──返观自心──圣道法门 三、自他兼...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向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
真正的禅宗很简单,五代以前的祖师,就是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作为观心的方法,人人做得到。初步先晓得人有思想、有...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智者大师在《次第禅门》中说言五欲者,即世间上妙色声香味触等...
为什么净土法门讲信愿?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这厌离娑婆不是在口头上说的,而是在内心深处要把它厌离到彻骨彻髓的程...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也就是把学法修行落在实处,知行合一,心口相应。消归自心就是...
法主净梵《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净杲《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择瑛严之《佛祖统纪》 |
(1592~1665)李氏朝鲜时代僧。京畿通津人,俗姓柳。号枫潭。十六岁随妙香山性淳出家受戒,参学天冠山圆澈。后还妙...
降三世三昧耶会
六种罗汉
见至补特伽罗
不调伏死
一时
垔醯掣怛罗国
浴室
老宿
阇维
破僧违谏戒犯缘
永福寺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推荐】观世音菩萨

蕅益大师开示的三种念佛
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

禅宗的观心方法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内心深处要厌离到彻骨彻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