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从谏。处之松阳毛氏。幼见佛经辄能自诵。父曰。再来人也。年十九。试法华经得度。即谒上竺辩才。夙夜听习。复往依南屏于金山。问辩如流。南屏叹曰。吾道由子而行也。熙宁中。讲于明庆徒众日蕃。乃迁净住。元丰初。处人建寿圣迎居之。越三年辨才主南屏。自以年老屈师首众。嗣岁举以自代。元祐五年。上竺虚席。辩才嘱郡守蒲宗孟曰。灵感胜迹。非从谏不足当。郡用其说。复为奏赐慈辩之号。义天僧统自高丽来求法。郡以师应命。义天慕法留滞中国。朝廷以其国母思忆促其归。师谕之曰。高僧道纪负经游学。以母不可舍。遂荷与俱。谓经母皆不可背。以肩横荷。今僧统贤于纪远甚。岂为经背母使忧忆乎。义天于是有归志。乃求炉拂传衣。及诣智者塔誓之曰。已传慈辩法师教观。还国流通乞赐冥护。既归乃建刹立像尊为始祖。大观二年。辞归寿圣之门学。车溪普明等十人诣师省候。师曰。诸子远至。后会无期。老僧不如乘兴便行。遂沐浴更衣。升座说法。书偈。安坐而亡。葬全身于受业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为天台宗别教所立之观法。即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谛观。又作次第三观、隔历三观。系天台宗圆教“一心...何等甚深故?谓因甚深故、相甚深故、生甚深故、住甚深故、转甚深故,是甚深义。又诸缘起法虽剎那灭而住可得,虽无作...(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言人死后皆断灭七事也。...【一切种精进】 p0007 瑜伽四十二卷十八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精进?谓此精进,六种、七种,总十三种。云何菩萨...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十诵,守竹园寺有五百人,王舍城中也。”资持记释云:“因瓶沙王往彼,见大迦叶蹋泥修房。王...【清净真如作意】 p0962 显扬三巻九页云:六、清净眞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旣思惟已;欲令...(术语)因者有亲生结果之力,业者为生果助缘之所作,即因与缘。此二相和而诸法生。大日经二曰:诸法无形像,清澄无...【六出离界】 p0304 集异门论十五卷七页云:六出离界者:云何为六?答:一、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慈心定,虽已习、...【有警觉法】 p0545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有警觉法云何?谓作意相应法。...(天名)Hāriti,又作呵利底、呵利帝、诃利帝、诃哩帝、呵利陀,鬼母名,译曰欢喜。暴恶,青色,黄色等。毗奈耶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问: 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看看:上敬下和,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但...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我亲自听到这么说:有一次,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报母亲生育之恩,知道母亲已生在忉利天,就上升到...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想跟大家说一个主题,就是关于一个宰相之子的故事。就是我们佛...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为神鸾。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把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进行解释...香: 心然五分 普遍十方 香烟童子悟真常 鼻观妙难量 瑞霭祥光 堪献法中王 花: 释迦往昔 七枝红莲 殷勤买献...从前,徽州有个商人叫程伯鳞,他居住在扬州,非常信神敬佛。乙酉年夏天,北兵攻破了扬州城,程伯鳞于是向观世音菩萨...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洛阳城外有一所宅第锦绣园,是子孙世代相承的祖居,庭园楼阁皆...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红尘滚滚,这个世界上,都市中,都是红尘。人世间为什么叫做红尘呢?唐朝的首都在...
法师从谏《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有严《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温其《佛祖统纪》 |
(术语)佛谓视众生在世,营营扰扰,如在海中,本慈悲之旨,施宏大法力,悉救济之,使登彼岸也。...
别相三观
甚深
七事断灭宗
一切种精进
十二因缘
净人聚落
清净真如作意
因业
六出离界
有警觉法
诃利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文

宰相之子的故事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十供养赞
万事皆有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