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言人死后皆断灭七事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引发因】 p0377 瑜伽五卷十一页云:依随顺因依处,施设引发因。所以者何?由欲系善法、能引欲系诸胜善法。如是欲...(杂名)佛在世既许于纸叶书写经典。毗奈耶杂事二十五曰:若于经典不能记忆,当云何持?佛言:应写纸叶读诵孚持。...全一卷。版本有数种,敦煌出土本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叙说父母恩之深重,为报其恩,必于七月十五日行盂兰盆...(术语)四大之一。周遍于一切之物质,而以湿润为性,以摄引为用者。周遍于一切之色法而为能造之因者,为实之水大。...为比喻修行佛道各种过程之用语。即意谓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行人即渐次近于阿耨菩提;譬如人若欲过百由旬、二...(譬喻)人之意譬如树。谓善果恶果皆依意而结也。集沙门不应拜俗事序曰:意树纷披。...(名数)三部之教令轮身也,佛部之忿怒为不动,莲华之忿怒为嚩诃钩,金刚部之忿怒为军荼利。见诸部要目。又佛部为阿...(本生)释尊过去世为国王之子,称为月光太子。一日游行。遇癞人因治病,请其血髓。即破骨出髓,涂于病人,以血饮之...【无难最胜】 p1067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无难最胜者:于他有情所修善法,但深随喜;令自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云何建立受蕴?谓六受身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若乐若苦若不苦不乐,复有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乐心受苦...伊罗,梵语 elā。属襄荷科。产于南印度,外观略似苇,有根茎,叶细长如剑,叶脉与主脉平行,花呈冠状,白色带紫,...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1、没人知道,下一刻自己到底身在天堂还在位于地狱,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和平温雅的接受,然后继续往下走。 2、...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站在天桥上往远处望去,马路上开着车灯的汽车形成一条穿梭不息...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像末,不修禅诵,但起伽蓝,恐非比丘之正业。(卷二八) 哪吒...他叫库玛,出生于加尔各答北部一个贫困山村。 因为贫困,他只在学校待了三年;因为贫困,十五岁的他便只身前往孟买...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没有子嗣而愁忧不已;听闻佛陀来到国内,随即前往拜见、聆听开...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察我所通之一切法唯心现量,是名为正观,如是则能不毁谤如来大...
七事断灭宗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事随身 | 下篇:七陀罗尼 |
(术语)妙法之滋味也。咀嚼妙法而心生快乐,故谓之法味。华严经二十五曰:法味增益,常得满足。药师经曰:先以净妙...
引发因
纸叶
父母恩重经
水大
四百由旬
意树
三部忿怒
月光太子
无难最胜
六受身
伊罗树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湛空法师人生感悟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只要有力气、有想法,幸福一定会来临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并不缺少佛性

福为善眷属
